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0/09/2019
张家威.我们还容得下异己吗?
作者: 张家威

9月9日,香港“反送中”风波届满三个月,尽管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日前宣布正式撤回《逃犯条例》,惟抗议势头丝毫未减,反而越演越激烈,而抗议暴力持续升级。

今次事件可谓97年香港回归后,大中华区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当地的紧张局势引起全球华人的密切关注之余,也在西方社会引起很大的反响。在过去的三个月,相信上述事件已成为在茶餐室、车站,甚至在朋友聚会上离不开的热议话题。我甚至目睹一名已届耄耋之年的阿嬷一边看着香港警民对峙的片段,一边摇头长叹。

身为国际新闻记者的我,关注香港时局与事态发展似乎已占了我工作与生活的一大部分。然而,它却成了我最不愿评论的一个议题。

因《逃犯条例》修订建立触发的示威浪潮,成为我入职以来跟进了最长时间的新闻。也因如此,一些亲友与我聚会时,都会向我抛出一些问题,不外乎是“香港民众的反应为何那么激烈”、“香港到底在乱什么”等,而在我陈述事件经过后,他们一般都会追问,“你是支持哪一方、站在哪一方的?”

当我谈及支持民众上街表达不满,也不相信外部势力在幕后操纵港人的说法时,一些友人听了似乎面色不悦,有长辈还把我训斥了一番。更甚的是,我在某中文报章的脸书发表上述评论后,一些网民还帮我冠上“慕洋犬”、“汉奸走狗”的称号,甚至把我的祖宗十八代给问候了一番。

最夸张的是,我还接到读者打来的电话,怒骂我们刊登有关黄之锋的新闻,责问我是否与他为伍……

大学时期,犹记得一位教授给甫入学的我们抛出了一道问题:大马倾向亲美或亲中?当时同学们的回应自然是在两者间选其一,支持亲美的同学认为中国不会和平崛起所以向美国靠拢,而支持亲中的则认为出于经贸需要。这是这名教授反问道:“为何不能两者皆是?又或皆非呢?”教室随即陷入一片寂静。 他进一步说:“论政无对错之分,但今后你们阐述自己的想法后,切记为自己设底线,这就是你们的立场;更重要的是,政治议题宜理性讨论,更要尊重对方的观点,切勿掉入选边站的陷阱。”

回到反送中议题,我确实认为民众有权向当权者表达不满,但拒绝暴力行径,包括反对将国旗抛下海的举动;我倾向要求警方保持克制,毕竟警方(持有武器)属较强的一方,更应避免向民众动武,但我认为若示威者一再向警方挑衅和冲击底线的话,那么警方就可适当执法;再来就是民众有权选择罢工或罢课,这本来就是公民社会的家常便饭,但个人自由与选择不能凌驾于他人意愿之上,如干扰地铁运作迫使他人无法上班。这纯属自私行为,而非民主。

然而,如今人们在香港课题上的立场已变得异常对立,包容异见基本荡然无存,更甭谈理性讨论。必须在此强调的是,像黄之锋这样具争议性人物,即使报道有关他的新闻,这不代表本报认同他的观点,而是让读者意识到他们的存在和诉求,再进行理性讨论或批判,而不是非理性的辱骂和人身攻击。

即便大马和香港在民主化程度上存在差异,但我们均属民主社会。既然如此,我们应该接受民主带来分裂、却在同一时间能够包容异己的事实。在水军充斥社交网络的时代,缺乏批判性和独立思考只会让人盲从,稍有不慎就会沦为所谓的“中华胶”和“慕洋犬”。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