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4/09/2019
张永新.从非族群观点看贫富悬殊问题
作者: 张永新

公正党主席安华近日在马来西亚清真商品展销会上与参展的清真商品企业家进行对话时说:“收入鸿沟并非是马来人和华人之间的问题,马来人之间贫富悬殊情况比在1971年更严重”,“比起在1971年,富裕的马来人和贫穷的马来人之间的收入鸿沟如今更加扩大”。他同时也告诉出席者,当他呼吁重新检讨新经济政策,不应该再受过时的政策所束缚,为所有穷人找出更好的政策,反而被标签为“反马来人”。

安华提出了非族群观点看待马来人之间的贫富悬殊问题,可惜他没有提供更详细和具体的数字。希望经济学者和研究者能补充这方面的不足,让我们更清晰的了解马来人之间贫富悬殊问题。

安华在希盟执政之前就质疑新经济政策是否还适合时宜,并提出应该检讨。在这之前从来没有任何马来人政治领袖或学者专家敢公开质疑新经济政策,因为新经济政策被认为是保护马来人的政策。安华也在人民公正成立过后,提出“人民主权论(ketuanan  rakyat)” 以取代“马来主权论(ketuanan Melayu)” ,在人民公正当和希盟的集会一般都高喊“人民万岁(hidup rakyat)”的口号。

当阿兹敏在连场补选失利以及面对巫伊联手的压力时提出必须强调马来人议程时,安华仍然坚持多元的全民议程。当爪夷书法课题闹得沸沸扬扬,马哈迪批判董总为种族主义组织时,安华却和希盟四党领袖联合发表声明,遣责各种形式的种族主义,要求实现一个和谐与团结的社会。从近期的多次发言中,安华的观点比起希盟其他重要领袖来得更加多元,开明和进步。希望安华真的认识到面对巫伊结盟的挑战必须有另类策略,必须走多元,全民政策,绝不能掉入种族和宗教课题的陷阱。

长期来,许多人都陷于族群的迷思之中,看待一切问题都从族群观点出发,而不是从阶级观点出发。从殖民统治时期开始,殖民统治者最怕各族群团结起来,他们采取了分而治之的政策,在各族群之间制造种种误解,破坏族群之间的和谐,团结。1957年以后,当时的联盟政府续承了英殖民主义者的衣钵,继续强调种族的差异与分歧。同样的,国民阵线从上世纪70年代中直到它倒台,一直都在推行其种族主义政策,分化各族群以稳住其长期统治。在长期的宣传与误导之下,各族人民都以族群观点看问题,以族群本位为依归,而阶级问题被忽略了。上世纪50、60及70年代只有左派坚持阶级观点看问题,以阶级观点抗衡族群观点,也因此左派是最受打压的。

由于长期的误导与扭曲,人们都有了刻板的印象,认为华人是富有的,马来人及印度人是贫穷的;只看到在族群之间的贫富悬殊而没有看到在族群之中的贫富悬殊,这不止马来人如此,华人和印度人也一样。更糟糕的是还认为某一族群掠夺了另族群的财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听到“我们华人,他们马来人”,那边厢也一样“我们马来人,他们华人”。没有去分析一群人里面有不同的人,一个族群里面有不同的阶层和阶级。在“我们”之中有许多不同的人,有好人,也有坏人,在“他们”之中也一样。但很多时候,很多人没有这样看问题。一个最贫穷的华人和一个最富有的华人是完全没有利益关系的,但在虚无缥缈的感觉上似乎很有关系。一个明天开饭成问题的贫穷华人会因为富人榜上多了几个华人而欢欣鼓舞。在马来人和印度人那边厢也有同样的情况。这就是族群本位,族群情感高于一切的问题。其实,最底层,最贫穷的人群应该连 成一线,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命运,不论他们是什么族裔,马来人、华人、印度人、伊班人、卡达山人、原住民等。

马来人的贫富悬殊早已存在,马来人的封建集团,传统的上层阶级,官僚,朋党集团,这些少数的人掌控了社会大多数的财富,他们和马来人的中下阶层贫富悬殊巨大,很多时候是他们在压榨和掠夺马来人的财富,阻碍大多数马来人的进步发展。同样的,非马来人的上层阶级,官僚,朋党集团和非马来人的中下阶层贫富悬殊巨大。

新经济政策原定推行20年,从1970 到1990,后来推出了国家发展政策以取代之,但国家发展政策似乎无声无息,现在还在实行新经济政策吗,很值得去探究。不过新经济政策之下的许多政策肯定还在实行。安华说的检讨新经济政策是否仍适合时宜,也意味着必须有政策性的改革,制定新的经济政策。让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