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4/09/2019
黄先炳‧两个年代的教学
作者: 黄先炳

一位资深老师向我投诉:怎么现代学员不会制作教具?看他们教书可轻松得很,进课室什么都不带。

我告诉他时代不同了,学员现在大多用电子器材,例如制作ppt,效果一样,时间却省了不少。说他们教学轻松则不然,因为他们把时间耗在备课上,认真思考教学脉络,构思完整的教学过程。

这不禁让我想起初出道的憾事。当年我在金马仑教中学华文,三年下来,学生都习惯了我的教学。当我离开时,一位师范学院刚毕业的老师接替我的职位。后来我遇到副校长,他告诉我新老师辞职了,因为学生不买他的账。副校长甚感遗憾,因为他是名很用心的老师,但是力气用在不对的地方,他每天耗不少时间写卷板、制作词卡,深夜都不眠休。

我上课没有教具,顶多是附加的印刷材料,自己抄写和油印的。但我的备课时间也很长,同事有时打开我的房门,看到桌上放满书,什么《说文解字》等工具书都有,还调侃我说他也想上我的课。

我和新老师的差异,是源于我们毕业的地方。我是大学教育系的,他是师范学院的。当时大学毕业的确实不太会用教具,粉笔和黑板最常用。师范的则不同,很注重教具。90年代我视察实习时,学员都是制作教具的高手,即使是简单的一个词卡,也会绘上漂亮的插画,如画一只兔子握着词卡,人见人爱。

我是不鼓励他们这样做的,因为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某次上课时学生目不转睛看教具,过后还举手发问。老师见了高兴不已。但学生问的却是:“乌龟是您画的啊?”老师差点晕倒,原来他目不转睛是在看乌龟,而不是听老师讲课。

我编师范的课程时,类似的技术性操作,都没有进入课程。我要学员好好解读教材,选定教学重点、难点和对策,安排好教学流程。一堂好课,必定是高效的课,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完成学习的任务,并不决定于有没有教具。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