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6/09/2019
陈珮敏‧“死线”的魔力
作者: 陈珮敏

“这么快?又到我交稿的“死线(deadline)”?哎呀!还没想到要写什么呀?”这是相隔两周,每回要交《人生百态》前,内心交战的对话。

虽然担任记者的工作每天都在采访、打稿,要写出一篇文章也不是什么难事,但采访与专栏性质不同;采访至少凭着致词内容或现场观察来写新闻,而写专栏如同供你一张白纸,要对政经文教评论也好,或对个人生活与价值作分享也想,反正任你发挥,只要在截稿前的“死线”上稿即可。

从事新闻媒体,与其他工作不同,可谓“今日事今日毕”,因为过了一天后的资讯或消息不再新,也失去其新闻价值及报道意义,因此每天都得在“死线”前,完成手上稿件,像要赶大都会夜报新闻,就得在中午12时前上稿;若要上全国版的新闻,就得在下午4时前,好让夜报来得及印刷与刊登。

至于日常的《花城》稿件,务必在下班前完成,而晚间的重要或突发新闻,当然只要求精、准、快,上稿后还得让编辑部立即排版,赶上早报印刷列车,因此这份工作是每天都在与时间赛跑,每天都是“死线”。

或许有些人对“死线”这事感压力,但我却偏偏需要“死线”来鞭策自己的积极度,像没有“死线”的任务可以一拖再拖,甚至拖上半年、一年都无法完成。是因为该任务太难吗?不!绝对是个人态度问题。

记得大学每回学期开课第一天,讲师会分配一大堆的功课,然后在7周后才交,基本上前面的5周都把功课抛在一旁,轻松自在过日子,到了第6周才慢条斯理找资料,而到了交功课前几天,才一副很勤劳,通宵达旦埋头苦干,甚至有时担心不够时间废寝忘食。

朋友问说:干嘛爱赶最后一分钟完成,难道不能早些完成吗?我答:“犯贱嘛!”后来我才厘清,原来自己享受或乐于“死线”前以高压下产生的成果,当中还存有一种快感与满足感。

同时,也觉得“死线”这事有股魔力,像策划许久的事先前拿不定主意,但“死线”将近,点子就浮现脑袋,有时还出现出乎预料的想法、预料不到的文字。

虽然这并非正确的学习态度,然而“死线”这事在我身上奏效,那就是对的方法了!偶尔为了鞭策自己,还自行设立“死线”,但效果永远不及真正的“死线”,会带来压力、动力及战斗力。

好比这篇文,也是在“死线”前产生的作品,点子晃过脑袋,灵感涌出,字句犹如毫无阻拦的河流通顺,不及半小时就完成了!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