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8/09/2019
陈芳龙.一间正努力摆脱困境的独中
作者: 陈芳龙

9月6日,星洲日报封面头条斗大标题,曰:“多所独中,由中变小;董总寻策纾困。”董总主席陈大锦受访时,归纳了中型独中小型化的主因,是国际学校、私立学校和家庭学校(Homeschooling)分食了教育巿场有限的蛋糕。如果不拐弯抹角的说,那就是在中学的教育体系上,“英文逐渐打败中文”。

经营了几十年,为什么中小型独中面对新兴学校如此不堪一击?成败关键在于新兴学校是“消费者导向”,是依家长或学生的需求提供教育服务,而“着重英语教学,与国际接轨”的口号,让他们的“教育产品”销售要求简单明了!而独中呢?普遍存在保守心态,他们坚持着中华文化和母语教育,但当面对学生来源减少时,束手无策!

以我的母校永平中学为例,创校62年来,生源未曾有过大幅起落。直到最近3年,周边几所大型独中的办学绩效和招生策略(可能也面对国际学校的竞争压力,而不得不扩充地盘)、华人家庭少子化,以及学校本身财力与人力资源不足等多重不利因素冲击下,也面临小型化的危机。这迫使永平中学不得不速谋对策,否则一旦沦为小型化,想要翻身,也就难了!

今天全马62所独中,除了十余所大型独中经营相对穏定外,其他都面对生源不足。学生不足,校方就无法聘请足够的专业老师,教学质量必然受到影响,家长也就不愿意将小孩往中小型独中送,如此恶性循环,实非关心独中发展的人士所乐见,所以董总才会出面谋求对策,力挽狂澜。

而个人浅见,最佳对策就是依市场需求“适度调整课程、强化英语教学”。为什么我会这么认为?因为中小型独中大多属于小镇上的小区型学校,与都会区大型独中生源充裕的情况有很大落差,大型独中有条件办理入学考试筛选学生,新生素质相对稳定,在尔后的统考或各类学术竞赛上,占绝对优势。

既然考试成绩拚不过,那么中小型独中的努力方向,就不能着眼于学术竞赛或统考成绩,而必须从能满足学生家长的需求方向办学;学生家长想要的?就是要一所能提升孩子未来竞争力的中学,而“中英文并重”就是一个亮点。英文虽然是乡镇独中的软肋,但为了求存,在不违背华文教育之下,加强英语教学已经是中小型独中的一条不归路!

今天的永中何其有幸,在一位企业家校友、基金会和董事会一群校友的支持下,有机会做出改变,也有条件推广中英语并重的教学。今后,除了坚持原有的办学理念,也会参考国际学校办学成功经验,这叫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孟子·滕文公上》有云:“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善用”,孟子都说了,所以中型独中只有取长补短,规划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课程,才有可为;国际学校正是他山之石。

时代不一样了,办独中的思维,不能再依循过去的保守,诚如同陈大锦先生所说:“中小型独中虽小,但办学的视野不能小。”是的,办学思维应登高望远,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才能活得久!

以下所言,乃永中当前施行的短期策略,未必全对,但可供参考。

其一、向全国教育界发出“求贤令”,网罗各科目优秀师资、培训现有老师,以好老师来增强家长的信心,同时促使教学质量进入良性循环。

其二、全面强化三语教学,加强学生英文语文能力,语言毕竟是将来踏入职场后,“别人取不走”的终身谋生工具。

其三、增加学生上课时数,留在学校总比在外游荡安全,多上一堂课,就可以多累积一点知识,“涓滴成河”,不就是这个道理?

其四、全面落实辅导关怀机制,因才施教,找出每一个小孩的亮点。不随便放弃每位学生的受教权,不要动不动就“开除”学生,这是粗俗的暴力。坚持“一个不能少”是办学原则,逐个关心,也正是小型学校较之大型独中,更能掌握的优势。

其五、鼓励学生参与各类活动竞赛,“只要你愿意,人人有机会”。在大型学校,人才济济,中等资质学生难有表现机会,小型学校,只要老师多一分关爱,每一位学生都有站上讲台或校外参赛机会,这是人生不一样的经历。

其六、读书不行,也要学会“做人”,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会影响孩子一生。即使贯彻“道德教育”十分不易,但终究必将行之,毕竟这在小型学校相对容易推动。

其七、独中和国际学校共融,目前的国际学校是营利事业,所以收费很高。而独中呢?年年亏损,只寻求损益平衡点,不以盈利为目的。在非营利的大前提下,永中提出了三几年内筹办一所低收费的“国际化独立中学”的构想,让每一位小朋友都能在独中校园内体验国际学校的氛围,唯有如此,学校发展才不会一直在困境中轮回!

国际化的独立中学?是可行的。但投入的经费达数千万之谱,所以不可能动用之前董事会所筹得分毫款项,只得另求财源,之后办一所完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永平(国际)中学。

《道德经》第64章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一步必须踏出去,不能再抱残守缺,否则中小型的独中发展只会走向死胡同!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