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9/09/2019
【医者仁心】身体发出讯号·疼痛知多少?

疼痛专科医生苏程威。

每个人都有疼痛的经验,疼痛是身体发出的讯号,警告我们避免伤害及危险,但有时过度疼痛、长期疼痛令人难以承受,并对生活造成困扰。

疼痛分为两大类:急性疼痛与慢性疼痛。伊丽莎白女皇医院疼痛专科医生苏程威表示,急性疼痛是普通面对的痛,如骨折、创伤、跌伤、手术的痛等,是一般上人们会去看普通科医生的痛。

慢性疼痛则分很多种:神经性疼痛、心因性疼痛,即心理上造成的痛、在中国和台湾俗称“公主病”的肌肉骨胳疼痛、内脏痛、癌痛、创伤后的疼痛或术后疼痛,还有长期的头痛、脸部痛与口腔痛等。

一般人所知道的是去看普通科医生的急性疼痛,当面对慢性疼痛就需要看疼痛专科医生。

治疗疼痛分两组

苏程威医生表示,缓解或治疗疼痛的方法很多,普遍可分为两组,一是药物治疗,即服食药物控制疼痛,另外一种是非药物治疗,例如门诊注射、传统辅助疗法如推拿、针灸,还有物理治痛及心理治疗等方式。

疼痛专科医生所做的通常是介入性治疗,以前是用X光透视,如今更进步使用超声波,这也是未来的趋势,一名受过训练的疼痛医师,可在门诊时使用超声波准确及最小副作用下,进行诊断及治疗。

惟他强调,医治疼痛不止用一个方式就可治好,可能需要多学科诊疗以各种类似止痛的方式一起治疗,即要结合吃药、打针,加上传统疗法及心理技巧一个配套进行医疗。

“长期性的疼痛不是打一次针和吃一次药就会好,而是要长期性追踪,很多病人不明为何长时期吃药和打针还不会好,但其实有些病痛不可能100%痊癒,我们的目的是把疼痛降低到病人可以接受的程度及不影响他们的生活。”

比如以心理方式的认知行为治疗(CBT),让病患在被疼痛干扰想法的时候,停止去想疼痛有多糟糕和如何影响他们,帮助他们接受疼痛并与痛相处,虽还是疼痛,但还不影响他们及可以活下去。

吗啡性药物会成瘾

至于止痛药物的成瘾性,苏程威表示,吗啡性的药物会有成瘾情况,但通常只用于病痛複杂的癌症病人,因不同的癌症的病历和病程不同,需用吗啡控制。

“吗啡性药物使用由受过专业训练的疼痛专科医生控制,使用适量与不同种类的吗啡,因不是一种吗啡就可以控制疼痛。”

控制急性疼痛用的是普通吗啡药物,短暂使用7天到10天就停,不会有成瘾问题。其他长期性使用的药物如Gabapentin或Amitriptyline一般没有成瘾的问题,医生也会根据病人的情况调整用药剂量。

最近有营养师指吃这些药物有副作用,他认为那只是意见,证据不强,毕竟目前全世界都在用,有些病人用了20、30年都没有问题,“无论如何,长期性用药还是要看个人,尤其女性的体质比较敏感,不能用太强的药,否则会影响到生活。”

针灸效果属短暂性

对于以针灸治疗疼痛,苏程威表示,在传统与辅助医疗法令下,针灸需要有执照,他不清楚外面的针灸师是否具有以针灸治疗疼痛的知识与技能,在政府医院方面,目前里卡士妇孺医院有提供这样的服务。

他认为,针灸对不同的病历和病程都有帮助,但却是短暂的,不会一次疗程就好,最多可能耐3天到一个星期,病人需要再回来。

“疼痛医师以针灸医治疼痛,通常至少要6次以上至10次的疗程才知道,超过10次后会看病人的改变及改善情况,也要看病人接受程度和效用。”

至于舒缓疼痛的经皮神经电刺激器(TENS)等,他表示,跟针灸类似,效果也是短暂性的,并不是每个病痛都会有效,也要看什么时候用。

苏程威表示,最近一个很新及热门的疼痛疗法─增生疗法(Prolotherapy),把血小板注射到不舒服的部位以缓解疼痛,在国外如美国、英国、台湾和韩国等越来越普遍,但在大马仍不普及,在私立医院开始有提供这项服务,但公立医院尚无,除了因为有关疗法的研究不强,费用也不菲。

35岁以下背痛风险高

背痛是如今其中普遍的疼痛问题,任何人越过35岁就有风险,做了手术依然背痛的情况也越来越多。苏程威表示,这当中原因很多,并不是手术做不好的问题 ,有的是病程开始时已严重及压到神经线,神经线受损后才做手术,就会变成神经病理性疼痛,时不时就会发出一些讯号,就会痛和很敏感,轻微的摸到、碰到都会很痛。

他举例有个50多岁的病人,因神经压到而有坐骨神经痛的问题,做了手术过后没有什么疼痛,但背痛却来了。这是因为神经线压迫,损伤好了过后,就有会这样不正常的讯号,一般需要吃药和打针,不然就是进行介入式的医疗程序。

苏程威也表示,如今年轻人患上椎间盘突出症(prolapse intervertebral disc)也很普遍,只是程度不一,若很严重就要动手术,若不严重,即由神经外科和骨科做一些程序让压迫性减低。

坐骨神经痛得病率高

坐骨神经痛(Sciatica)也是普遍的疼痛问题,苏程威表示,每个人超过30岁或年纪越大,得病率越高;不管男女,10个人里就有6至8人会有这个问题,只是什么程度而已,这要看个人的生活方式,如果每天坐着、看电脑、缺乏运动、体重增加,就会增加下背的压力,但有时瘦人也有这个问题,这与工作、走路和坐的方式有关。

医疗方面,先要看原因,以核磁共振成像或X光透视看看严重性,若严重及压迫到神经线就要尽快做手术,如果不需要动手术,就要看影响病人的程度,才决定做什么,通常会以非介入性的方式,如吃药、减重、改变生活方式医疗,再看病人的改变情况才决定需不需要做介入性治疗。

一般超过35岁及少于50岁者都会有椎间盘突出症,也有越来越多人选择动手术,因认为做了手术就会好,但现在越来越多人做了手术后依然会痛,必须继续吃药和打针。

年纪越大生蛇风险高

另一个普遍的疼痛问题是带状疱疹(俗称生蛇),50岁以上者有五成罹患带状疱疹的机率,年纪越大风险也越高。

苏程威表示,每个人都会出水痘,水痘痊癒后,某些病毒留在体内,当体质和免疫力弱时病毒就会活化,引发带状疱疹。

研究显示,带状疱疹开始时疼痛是非常剧烈的,而且痊癒后疼痛不会好及继续痛的风险高。带状疱疹后神经性疼痛问题少于50岁为10至15%,超过50岁,风险会增加到60%。

他认为,最好方法是超过50岁就去打疫苗预防,打了预防针后带状疱疹出来时影响不会太大,疼痛不那么激烈也比较短暂。

“如果疼痛很长、很痛,风险很高,因会将影响到神经线变质,一旦神经线变质,就会好像背痛变质和压迫一样,轻微压到碰到就会痛,有些风吹、冲凉抹身也会痛。 ”

苏程威为病人进行治疗。

大马疼痛医生不多

苏程威表示,我国如今拥有正式疼痛师证书的医生不多,全国可能少于30人,但很多人要做疼痛治疗,因为相当热门也可以帮助到病人,但有时治不好时才把病人转介到政府医院的疼痛专科医生,那时病人的病情已被拖延几个月。

他说,许多病人花了钱看了很多医生,最后还是不好才来到政府医院,但很多针和药都试过了,原本可能是很简单关节骨痛,因拖了几个月到半年,其他部位已损伤或弱了,就变成大问题。

他指出,疼痛医师医疗病人会以不同的角度和各种方式来去做个配套给病人,不只是靠打针或吃药,而且要跟病人说有些病是不会好的,只是把疼痛降到他可以接受的程度。

对于长期性的疼痛,他很少看到100%痊癒的病人,但他有看过病人进来时痛得哀哀哭哭,但在两年后笑着跟他说:“我不用再来看你了,我可以接受这个痛,可以自己控制了”。但也有病人觉得看医生比较好,就会一直到回来。

疼痛超过1个月须就诊

至于什么时候该去看疼痛医师,苏程威表示,如果是普通扭伤一两周或顶多一个月就会好,若过了一个月到6个星期还是不好,就要去看看疼痛专科医生。

“对于疼痛专科医生来说,急性疼痛在2个星期至4个星期应该会好的,亚急性则是多过6个星期到3个月,可能会更严重,就是好又好不完,超过3个月就是慢性疼痛,如果6个星期不好,还是去看看疼痛医师比较好。”

目前,亚庇伊丽莎白女皇医院(QE)和二院(QE2)都有疼痛科门诊,门诊时间各别为星期一及星期五,早上8时至下午5时。

超声引导肋间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