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保20日讯)霹雳大臣机构指出,根据原子能执照局(AELB)9月17日的稽查报告,对位于万里望山背的亚洲稀土厂永久埋毒槽的安全水平给予最高评价,所谓出现裂缝的指控不正确。
安排媒体到埋毒槽范围视察
亚洲稀土厂永久埋毒槽的安全性近期受到外界质疑,霹雳大臣机构今日特别安排媒体到埋毒槽范围视察。
该机构发言人阿米鲁丁指出,埋毒槽出现裂缝的说法根本不实,因为埋毒槽的结构并非以混凝土墙围起来,而是采取多层覆盖的做法,每一层都有它的功能。
他在汇报会上说,该机构只是扮演监督和管理埋毒槽的角色。
根据汇报会展示的分层图显示,埋毒槽多达13个分层;表面为防入侵和侵蚀屏障,接著是上层屏障、实土内层、滤水层、泥土内层等,才到废料埋藏层,而且埋藏氢氧化钍残留物(Thorium Hydroxide residue)的埋藏槽是通过额外混凝土箱包覆,下层还有地质化学屏障(Geochemical barrier)和滤水平衡层(Drainage equalization)。
阿米鲁丁说,该机构执行的工作不但符合监督当局所定下的条规和要求,而且监督安全性的工作做到比要求的更高,处理和管理模式的安全度已达到核能管理水平。
方圆500公尺缓冲区足够
至于缓冲区方面,阿米鲁丁提到,起初原子执照局要求埋毒槽方圆1.7公里的地区(从埋毒槽到怡红大道)设为缓冲区,但前朝政府只是批准方圆500公尺,依然是获得足够的安全保障。
“其实埋毒槽本身方圆200公尺的禁区已足够,目前的500公尺额外缓冲区和先前原子执照局所提出的1.7公里是以放射安全的层面来看,为加强保安所提出。”
向土地局汇报附近房屋计划
阿米鲁丁表示,霹雳大臣机构遵照严格的指南进行各方面的环境样本检测,包括水源、沉淀物、植物、泥土等,样本检测甚至到距离埋毒槽5公里以外的地区。
他指出,除了原子执照局对埋毒槽紧密监督和审核检测报告,其他监督检测工作的单位还包括大马核能署、公共工程局、环境局、卫生局、矿物及地球科学局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等。
他透露,原子执照局在2天前才派员到埋毒槽进行了一项检测工作。
根据霹雳大臣机构的资料显示,现有的房屋发展计划离开埋毒槽约2公里,针对埋毒槽附近被用于进行养殖业和发展计划一事,他说,土地是归土地局所有,房屋发展计划是由私人发展推动,该机构已就此事向土地局汇报,至于是否采取行动,并不在该机构的权力范围。
藏逾8万桶化学残留物受污染物质
根据霹雳大臣机构所提供的资料,万里望山背的亚洲稀土厂永久埋毒槽内埋藏5万桶左右的氢氧化钍残留物和3万7000桶左右的受污染物质。
原子能执照局已批准了一项获得环境辐射监督计划支持的辐射防护计划,在此计划下的检测工作,涵盖了原地和积累的外部辐射物质、固体样本(土壤、沉积物和植物)、水源样本(水面和地下水)和气体(氡气钍气和空气中的微粒),也包括了大马核能署进行特定的放射学参数分析。
万里望山背埋毒槽于2008年12月正式移交给霹雳州土地局,霹雳州政府于2014年委任霹雳大臣机构作为监督和管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