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8/09/2019
何俐萍.做一个有温度的新闻人
作者: 何俐萍

为什么会一头栽进媒体的领域,一晃就是23年?这一切还得从当年,在中学时代面对的“不公不义”说起。

那是一起如今看来或许只是无谓的小风波,却着实让当年还是学生的我,提早上了一堂社会课。在一场比赛中,我和队员因为一些因素而败阵,校方的毅然退回奖杯以示抗议予我最深的震撼和反思是,莫说是一介学生的我,即使是生活在基层的普罗大众,当面对被欺压,甚至是有冤无处诉时,谁是可以扮演探照幽暗隧道的那道亮光?

感谢我的母校─诗巫公教中学,更感恩6年的中学生涯是在邢文泉修士的领导中度过。在每周一次的周会上,学生聆听的不仅仅是校长的训勉,也因为他曾经留学斯里兰卡、法国、罗马和瑞士,学生常会听到他讲述在国外发生的时事课题。

真正启蒙我对时事新闻的关注,或者该说是引起我对新闻的兴趣是1989年轰动国际的天安门事件。邢校长是中国人,身在海外的他对此事件的关注可想而知,但或是基于敏感性,我依稀记得,他并未刻意着墨。倒是学校的图书馆常年订阅各语文报章,连带当时还需每天靠空运送抵的《星洲日报》,都是图书馆书报架上的其中一份。

每天在学校的休息时间到图书馆阅读跟天安门事件相关的报道,成了我当时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除了报章,当时一些书报社还从国内外引进了一些专门报道天安门事件的刊物,这些刊载着叫我触目惊心照片的刊物,若非校长点头,怎可能会出现在图书馆,任学生翻阅?当时我感好奇的是,这些站在新闻前线的记者是如何突破重重有形和无形的防线,采集第一手的资料?摄影记者又是为何甘冒风险,拍下那一张张,即使人不在现场也能感受到紧张气氛的照片?重重的疑问,就在今年天安门事件30周年,托朋友从香港带回《我是记者─六四印记》的书籍中一一找到答案。

跨入新闻领域,一是师长认为我适合,二是当时在国内学院读新闻系费用不高,适合我这个穷学生。两年的学习生涯很快结束,真正投入职场,意味是实践的开始。

学理论和实践是大有不同。初入行不到半年,就遇到当时诗巫爆发柯沙奇病毒事件,三十多名稚龄儿童像极其神秘般相继被夺命。采访这起事件不比采访一般社团或官方新闻,记者的身分顿时变成既敏感又尴尬。当时资讯还不发达,面对高官下封口令,面对被医院人员驱赶,仍必须想方设法取得第一手资料。当时我是地方上少数已使用电邮以及常浏览网上交流论坛的记者,那是第一次感受到浩瀚的网络资讯,只要你懂得过滤和细加求真,它会是你新闻来源的管道。

难忘的经验还包括被逝者的家属拒于门外,直言在前线采访的我是高危险人物,他们已经不起再被感染的风险。那一次,让我意识记者也可以是不受欢迎的人物。

被我视为是新闻人楷模的战地记者张翠容有好几本书,曾经是我追读的。透过她的笔,我思考也学习要如何像她一样,能以敏锐的触觉,细腻的笔调来观察社会。相对于她的视野辽阔,我自觉渺小的自己,格局太窄小。

辗转走到今天,我见证纸媒最风光的时刻,也正经历纸媒面对寒冬的考验。在旁人问我,纸媒还有前途吗?我也曾思索良久,苦思答案。直到数天前和重症科医生黄轩的短暂一席谈,我有醍醐灌顶的醒悟。

一直有关注我所写专题报道的黄轩医生勉励我要发挥专业社会责任(CSR)的角色,因为他认定我的文字有能力帮助很多有需要帮助的弱势团体。当下,我凝望着黄轩医生认真的神情,我豁然明白,新闻人不是只能被局限在纸媒发挥,只要你善用自己专长,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不忘初心,我依然会是一个有温度的新闻人。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