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8/09/2019
麦肖剑·记者还能深度思考吗?
作者: 麦肖剑

同行都说,现在做记者和过去不一样了;没有电脑和网络的年代,稿件用手写,照片手动冲洗,截稿时间一到,真的如英文“deadline”一样,不能再翻生,交稿也铁定赶不及,记者过后就可以出外找人喝茶吹水,顺道和各领域人士建立起关系。

现在做记者,deadline这个词已变得“死翘翘”,过了截稿和印刷时间,没关系,网上还可以即时出新闻;幸好一般人的生理规律是午夜和凌晨要睡觉,搞不好媒体的网页24小时都有新闻推出,就真的可以标榜全年365天24小时不间断带给你好新闻。

何止是那么久远的以前,拿区区10年前来比,传统媒体生态都已经大不同。10年前,传统媒体记者就是专心一致采访和写报道。今天,记者工作还纳入了拍摄和剪接视频、直播做主播、把新闻放上网页和脸书、如何写出吸引人来看的脸书文案等等,这是工作内容的扩充。

工作速度方面更是和以前大相径庭。现在有看点的新闻都得先用手机赶几段稿供即时发布上网,以取得“抢先”头彩,再配合报纸截稿时间赶稿;偏偏很多活动或新闻发布会结束后正好是午餐时间,很多记者宁可完成工作后下午再吃,也不愿一颗心悬着。至于喝茶吹水?没这个歌仔唱很久了。

在应付这种种挑战下,比起思考如何从一则新闻中挖掘更深入和开拓广泛的角度,做成深度报道,许多媒体宁可思考如何在新闻引言和标题上着手,以达到吸睛之效。一来工作量增加而人手有限,能做的深度报道有限,二来现实的是,没深度但标题耸动的一则新闻,点击率可能比深度报道高出许多。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在这样的趋势下,记者是否会失去深度思考的能力?当被视为与网络盛行迅速、短小、精悍相违的长篇、耗时报道被冷待,占据记者工作范畴越来越少,不能排除,习惯了这种模式的记者,会渐渐失去撰写有素质的深度报道的能力。

有一名同行每次遇上大学生来实习,都会苦口婆心劝告:不要做记者,这行没前途。这一点得看媒体机构本身的方向,还有大众的口味。若一家媒体坚持初衷,或深度报道在读者群中,尤其是网络用户间仍存有市场,记者才不至于步步迈向肤浅。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