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3/10/2019
张庆禄.拐杖的成本与代价
作者: 张庆禄

再过几天,“马来人尊严大会”就会登场,首相马哈迪将出席致词。这不令人感到意外,尤其马哈迪上周在哥伦比亚大学世界领袖论坛上为扶助土著政策辩护,显示他在种族议题上的一致性。种族元素始终是马哈迪政治的主轴。

对于扶助土著政策,马哈迪的观点鲜明简单:有必要,而且有效。

别忙着反驳,必须承认,这数十年来在扶助土著政策的运作下,部分土著的经济与地位获大幅提升,财富激增;仅此而言,该项政策并非毫无作用。然而世界并不是单一维度的存在,许多事情盘根错节、环环相扣,在看到该项政策“成功”的表象之余,也要看清它所产生的副作用。

先谈经济。在扶助土著政策的名义下,朋党横行,寻租猖獗,虽说土著受惠,但少数人士收割最大利益,导致土著族群内部的贫富差距日益严重。此外,扶助土著政策产生劣币驱逐良币之效,市场运作欠缺效率,国家生产力与竞争力受牵制,无法善用最优资源,创造最佳成果。

在社会层面,扶助土著政策的副作用亦显而易见。这项政策加剧“我们”与“他者”之区分,导致社会分化更趋严重。同时,在合理化扶助土著政策的论述中,社会价值观遭到扭曲、社会公义被牺牲,长久下去,不利于社会发展。

更可悲的是,政府多年来一直灌输土著落后,需要援助的观念,养成土著的依赖心态,把援助视为天经地义。

贫困问题不能一味靠援助来解决,关键的是当事人须意识到自己应为人生负责,采取行动扛起责任。当你把一切问题都归咎于社会、环境、其他人,就不会承担责任,实践自己的人生。

任何人,要摆脱贫困、逆转人生,都须先摆对心态,主动承担责任,再寻求并感恩外部的协助。遗憾的是,多年来政府一再强化土著需援助的观点,催生拐杖文化,即使政权更迭,论述依旧。

扶助土著政策完全没有成效吗?持平而论,是有的,但为了这一丁点成果,国家已付出沉重代价,两相衡量,并不值得,毕竟制造这根拐杖的成本太高了。只要摆脱狭窄的种族视野,从全民角度重新探研贫困议题,相信我们会找到更好的方案,促进整体福祉。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