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7/10/2019
潘舜怡/《无本》·韵光影色【星洲副刊】
作者: 潘舜怡

“顺应着规律,风带来种籽,马来西亚自然地渐渐生出自己的电影。放诸国际,马来西亚电影实在属于蛮荒地带,可在这般零散且贫瘠的区块上,确也有人正在日夜相熬,创造电影。且不论成果优劣,这些人,站立在晃动的根基上,风雨飘摇,他们为了什么愿意冒险?”

——安角《无本》(创刊词)

第一次和《无本》主编安角相遇,是在去年我执教的一门文学课堂上。当时她坐在课室后排角落,文静的身影伴随着专注的眼神,令人印象深刻。课堂结束后,安角缓缓地走向前来向我询问功课事宜。在交谈中我才发现,她就是本土电影杂志《无本》的创办人之一。这群年轻人靠着热情、毅力以及微薄预算,在她所谓电影世界“蛮荒地带”或者“这般零散且贫瘠的土地上”耕耘,他们又何以愿意冒险?

实际上,南洋被称为“蛮荒地带”已非新鲜之事。自明清以来,从大中原“南渡”的文人雅士基于自觉和南洋的文化差距甚远,他们多透过文字书写表达对此“异邦夷地”的所思所感——许多作为“南洋”的象征符号如“榴梿”、“蕉风椰林”等在古典汉诗以及其他文学载体油然而生;迈入20世纪之后,即一个通往现代化的历史进程里,我们不难发现前述“南洋式”的象征符号经已突破书面语的表述框架,逐渐走向“声” 、“影”艺术媒介相互交织的机械复制世代。换言之,新马的“本土性” 元素自此得以透过影视、音乐等媒介传播、展现。

或许《无本》的诞生,恰好正合时宜地为“本土电影”发声,为我们梳理记录这些年来我们熟悉的亦或者鲜少在大众戏院露面的影视作品。这或许也是一项在大众阅读市场上颇为珍贵难得的出版计划——除了让我们有机会窥探在本土电影巨流中那些被“隐蔽”的导演及其电影作品之外,它也有助于将那些零散的本土影视碎片重新连结起来,整合那些或许已被忽略的韵光影色。另一点值得关注的是,《无本》并非一本纯属针对马来西亚华人社群的电影杂志——虽然以中文作为文字媒介,它更像是“跨族群”的影视文化交流总汇,牵引了我们对“本土电影”身分认同的思辨与叩问,即怎样的电影拍摄才属于“马来西亚电影”?不被官方认可的影视作品该何去何从?

继承第一期的质感

今年8月,《无本》已发行了第二期。无论从杂志的内外设计、装帧、插画、摄影的光影拿捏、文字内容的安排,都承袭了第一期的美学质感。而本期的有关林丽娟导演的访谈专题也是一大卖点——这种种的出版用心或许皆体现了制作团队的有意解构“本土电影”制作总是跟不上“国际”或“时代”步伐的偏见——马来西亚电影也有其价值所在。

也正因如此,对于《无本》接下来的出版规划,值得期待。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