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3/10/2019
首次莅马会读者.刘冠吟分享台湾“小日子”

4893CPL201910122215225805946.JPG
尽管天不作美,但仍有不少读者冒雨出席讲座,与被誉为文青圣经的《小日子》杂志创始人刘冠吟近距离接触。图为刘冠吟(前排右四)在讲座结束后,与所有出席讲座会的读者合影。(图:星洲日报)

(八打灵再也13日讯)台湾《小日子享生活志》发行人刘冠吟首次与马来西亚读者近距离接触,在“马来西亚的小日子” 讲座会分享《小日子》杂志以及品牌背后的种种故事,同时也感谢马来西亚的读者一直以来给予《小日子》的支持。

这场由敏学堂主办,星洲日报活力副刊联办的讲座,是于早前在八打灵再也星洲日报总社文化厅举办。

《小日子》于2012年4月发行,是一本以台湾地道生活风格为主,内容涵盖美食、旅行、音乐、设计、建筑等。

4893CPL201910122215225805947.JPG
刘冠吟在“马来西亚的小日子” 讲座会分享创始《小日子》杂志以及其品牌的故事。(图:星洲日报)

刘冠吟:《小日子》靠发行为生

刘冠吟指出,《小日子》在今年4月正式迎来7岁,在媒体界来说还是非常年轻,但他们的杂志与大部分媒体不同,是仅靠发行为生而非集团化的独立发行的杂志,以白话来说就是比较刻苦、比较穷的杂志社。

她说,与《小日子》同时期曾出过很多独立发行的杂志,但大部分都已经不在了,其中一半转型成为网络媒体,唯有《小日子》还存活着。

“我们每个月发行约2万份,其中海外的销量蛮大,包括香港、中国大陆、新加坡及马来西亚。”

她也感谢马来西亚读者的包容,因为他们推出不同的主题内容时,都会获得马来西亚读者的支持;反观台湾和中国大陆的读者是会选择主题购买,每一期的杂志的销售都可能会有落差。

她也说,马来西亚的读者在过去一直询问她何时来马活动,尤其在她公布到新加坡举行活动的贴文下,都会吸引来自马来西亚的读者留言询问为何不到马来西亚。

《小日子》沉重主题轻松叙述

刘冠吟指出,《小日子》杂志的主题是以台湾或华文地区生活为主,过去在前往海外地区包括新加坡、香港和澳门,任何符合其杂志风格的当地生活情调相关的内容,都有机会收录在杂志内,就如最新一期就收录新加坡作者编写有关当地小贩中心的文章。

她也说,《小日子》一开始就设定自己的风格,包括大量留白及使用白色、字形很小但图片很大、摄影风格以美学及光影为主等。

她也分享《小日子》过去曾做过的内容主题,其中包括台湾10年间的变化,邀请各业代表说出有关台湾10年来的变化,更以出道10年的卢广仲为封面人物。

“我出社会工作刚好10年,看到台湾的变化是很大,经济状况大不相同,每一年都有所衰退。”

她说,《小日子》虽是生活类型的杂志,但他们在做一些沉重主题的内容时,会以轻松文字或罗曼蒂克题目包装,借此吸引读者。

“现在的媒体是不能以教化的方式,读者每天都被父母或身边的人念,不想看一份杂志也被念。”

她也说,当她还在编辑线上时,曾做过一个主题为“生活在他方”的内容,主要是叙说在人口几乎集中在城市的台湾,有人却因为各种原因决定移居到人口少县市生活。

全台设6店售独家商品

《小日子》在2016年开始进行品牌转型及推出自我品牌创作,目前在全台湾一共开设6间店,每一间店都出售《小日子》品牌的独家商品,也会举行不同主题的策展,是许多文青的朝圣之地。

刘冠吟说,当初进行品牌转型时,也有读者不谅解,认为杂志社为什么要出来开店,其实是因为媒体环境越发艰困,很多必须依赖广告商;而她在不愿意破坏杂志美感,也不想接广告业配文之下,唯有自己出来创业以养活杂志。

她透露,曾有两间分别涉及食安风波及环境污染的大企业找上他们写业配文,开出的广告费是相当的诱人,但她最后还是拒绝了,主要是因为了解他们的读者都十分相信他们的文章,认为媒体是有承担社会良心的责任。

她表示,关于开店,一路走来相当辛苦,当时店里所推出的商品都不断改善,但在仰赖着读者给予的爱之下获得成功。

她也说,在开店刚开始的一两年,获得很多来自海外包括香港及马来西亚的读者支持。

因此,她说,这次是抱着感恩的心情来与马来西亚的读者见面,更开玩笑表示这次是一个“感恩巡回演唱会”。

她也希望《小日子》未来能有更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成为华文生活情调圈子里大家所想到的第一个品牌。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