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新闻业的这14年来,只是见证报章新刊发行、网络媒体的崛起,直到近一两年,才因社交媒体的兴起,人们把传统翻阅报纸看新闻的习惯,转到社交媒体上,导致传统媒体被迫加速转型,纷纷把新闻上载到新闻网,进而设立脸书官方专页,将新闻网链接贴在脸书,吸引网民点阅。
报馆成功逐渐转型固然好,即使无法继续发行印刷版报纸,也至少保留新闻网站,还有生存的地位和力量,但对于那些真的无法追上新时代趋势的报馆,尤其是地方小报而言,他们真的只能望洋兴叹,选择停业停刊。
可是,拥有80年悠久历史的《马来西亚前锋报》及其姐妹报《Kosmo!》于上个星期正式宣布停刊,真的给纸媒业抛下一大震撼弹!
这,不是一家追不上时代脚步的报馆,也不是一家地方小报。它,曾是我国马来社会的第一大报,甚至是不分种族的60后至90后,在中小学生时代为了课业学习而必买的报纸,而且在这几年也积极发展新闻网站,以最快的速度把新闻呈献在读者眼前。
自从509政权更迭,《前锋报》作为巫统的喉舌报,因巫统的下台而面对创刊以来最严峻的考验时刻,销售量每况愈下,也无法达到广告收入目标,非但导致债务累累,连员工的薪金也一拖再拖。
即便去年10月曾推出自愿离职计划,减少员工以削减开支,馆方还是无法解决财务困境。今年8月,更因拖欠员工多个月薪金,引发员工纠察行动,一度传来停刊窘境,不过后来集团董事决定调涨报纸售价而得以续刊。
但,那也勉强仅能维持2个月。虽然大马富豪赛莫达收购《马来西亚前锋报》及其姐妹报《Kosmo!》的消息传出后,2家报馆的职员一度松了一口气,以为从此可安枕无忧,不必担心薪水继续被拖欠,也保住饭碗,但万万没想到的是,隔天就突然传来2家报馆正式停刊的坏消息,800名员工就这样一夜间失去饭碗。
这份由巫统掌控的马来报章走入没落,印证了“党报”在言论相对自由的社会里,若得不到读者的实际行动支持,单靠政党在金钱上的支助,一旦该政党失去掌控权,就会连带“党报”也走向穷途。
毕竟现代读者所要的,是真正有意思、公平的新闻报导,而不是那些只会阿谀奉承党领袖、歪曲事实、挑起种族与宗教敏感课题的内容。
当无法讨好读者,读者转向其他报章或其他管道取得新闻,报馆自然会面对销售量低,以及广告收入低的2大窘境左右夹攻,久而久之,就是如《前锋报》的命运了。
不少人看到《前锋报》关闭,高兴得敲锣打鼓、说要放鞭炮庆祝,但暂且撇开《前锋报》的报格,其实真正可怜的是一直默默为“党报”服务的同行,看著他们赶在限定的时间内整理并离开公司的画面,多少为他们感到心酸,就此前途茫茫,不知未来去向,还要和家人一起束紧裤带维持生计。
祝愿这家易主的报馆有朝一日能浴火重生,带著前线的编采人员一起抛开狭隘的种族主义色彩,再战大马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