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5/10/2019
麦肖剑‧双向关系

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新闻发布会,主办单位招待周到,除了提供前排座位,也一早附上新闻刊登所需资料,问题提出后立刻提供回答,还附上相关资料供参考,新闻刊登后还向你道谢,简直是无微不至。

我们也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访问了某个领域的受访者,报纸刊登后,对方打电话来要求索取有关报纸,有的会要求多份,还会直接表明:“你来采访我,就是有求于我,‘送’报纸给我,很应该吧!”

这是两个大相径庭的情况,原因无他,就在于何者自认是占据主导权或决定权位置。第一个情况的,可能主办单位是主动邀请媒体采访的一方,来不来决定权在媒体,因此媒体扮演了主导角色,主办单位以满足记者要求为先;第二个情况是记者主动询问是否能采访,被采访者会觉得既然是媒体找上门,答不答应在我,主导权自然在我,媒体该满足自己一切要求。

实际情况是,有的主办单位“过于”殷勤,以至于出现注重媒体大于参与者的现象,实际上必须记得,媒体固然能提供有关活动的报道及曝光机会,但活动的对象为参与者,举办目的是为了让参与者有所裨益;也有的受访者过于理所当然,觉得被采访后,要求十多份报纸、甚至要求送上门,都是应当的。

媒体和受访者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双向的,可说是互相需要、互惠互利。媒体需要好新闻吸引读者,受访者也需要获得曝光,宣传自家活动、产品以吸引更多人捧场。

有的受访者的确没有进一步曝光和宣传的需要,比方某个已经做到名声远扬的领域或行业,可能会觉得新闻见报后岂不是搞得更忙应付不过来?也好比一些传统行业,兢兢业业,只希望能为顾客提供最好服务,上报会觉得“paiseh”(不好意思)。

不过,换个角度想,这并非要出名爱出风头,而是留住历史和记忆的一个方式,不管是为自己或是为所在的城市、所属的行业。而对于过于高傲和理所当然者,言行显露了本身品格,需记得风水轮流转的道理。

同样的,媒体也要警惕自己,对受访者愿意接受访问或主办单位的好招待也不能觉得应当如此。大家以礼相待,对双方乃至为人的基本层面来说,都是最好的相处之道。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