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6/10/2019
车辆闯红灯· 义工阻车行·振中校门前交通还是乱
作者: 丘明艳

1589GHL201910151834585866001.jpg
虽然已安装交通灯,但家长仍继续担任义务指挥工作,防止有部分枉顾安全的驾驶人士闯红灯。

(芙蓉15日讯)车辆闯红灯,义工家长强行阻车行,芙蓉振中校门前交通依然混乱!

虽然振华中学校门前增设了交通灯,让学生安全的过马路,不过在繁忙时段,义工家长为了避免交通灯指示灯引起塞车情况,而选择强行阻止车辆行驶,让学生越过马路,不过此举却引起部分驾驶者的不满,除了破口大骂,也硬闯红灯,引起小混乱。

据悉,以往逢上下课时段,位于芙蓉振华中学校园门口都会出现各种险象环生的场面,虽然校园门前有斑马线,但是依然无法保障学生安全,最终在沉香州议员吴金财的协助下,让交通灯得以落成并安装在校园门前,以期解决混乱的交通状况。

然而,自2019年6月份安装的交通灯以来仍遭受非议,特别是交通灯仍未转红时,指挥交通的家长仍挥舞指挥棒,强行要轿车停下让学生过马路,引起一些道路使用者不满,与此同时,也有一些驾驶人士硬闯红灯,罔顾学生安全,当地交通灯形同虚设。

《花城》记者接获读者投诉后,到该校了解交通情况时发现,担任交通指挥员的2名义工家长早在中午12时许,就已经在校门前准备,当时正值上午班学生放学,学生人数不多,在只有2到3名学生的情况下,交通指挥员则直接挡在路中央,阻挡轿车驶过,让学生过马路,至于在放学的高峰期,指挥员则会为学生按下交通灯按钮,按照交通规则,等待人行灯转绿。

从观察中发现,在放学时间,学生都严格按照交通灯的警示灯过马路,反而在非繁忙(放学)时段,偶尔出现一、两名学生过马路却引起一阵混乱,主要因为交通指挥员会强行停下车辆,让学生“硬闯”人行道。

根据该校学生家长反映,虽然已经安装了交通灯,然而,许多当地人仍无法适应,在非繁忙时段,常有轿车罔顾交通灯指示,硬闯红灯,多次险些与过马路的学生擦肩而过,若有指挥员在现场维持秩序,对学生也更有保障。

家长透露,每年学校开课月,家协都会安排义工家长在门口维持交通秩序,但都无法长期进行,反倒由学生家长组成的义工指挥员维持了最长的时间,确保学生能够安全过马路。

吴金财:应校方要求增减速黄线

1589GHL201910151834585866002.jpg
吴金财:市民应以学生安全为有限,只要各造相互体谅,遵守交通规则,才能避免意外发生。

吴金财受询时透露,他已应校方要求,在校门来往路段增加减速黄线,以对两边车辆达到缓冲效果,无论如何,他希望行人或驾驶人士应相互体谅,以学生的安全为前提,遵守交通规则,避免发生不愉快事件。

家长:车辆闯红灯险撞学生

1589GHL201910151834585866003.jpg
魏玉桦:义工交通指挥不易做,无论怎样,都会被驾驶人士责怪,甚至会破口大骂。

在振中担任义务交通指挥员长达2年的学生家长魏玉桦坦言,自从安装了交通灯后,当地交通情况确实有所改善,但仍有部分驾驶人士罔顾交通规则而闯红灯,因此,指挥员必须坚守在现场,以确保学生安全。

“很多驾驶人士看到没有学生,就直接不顾红灯硬闯,我亲眼所见,好几次因为驾驶人士闯红灯,险些就撞上正在过马路的学生。”

人行按扭按一次增25秒

她解释道,路人需要按下交通灯的人行按扭,就会在5秒后转绿,人行道绿灯会维持25秒,但每按一次按钮,就会增加25秒,若为数不多却分成好几批的学生各别按下交通灯扭,意味着轿车需要一直等,为了避免因此而造成塞车,指挥员遇到这种情况,一般会直接截停轿车,先让数名学生过马路,避免学生一直按钮,造成大塞车。

她指出,2名学生过马路只需要10秒钟,既然学生过完了马路,何不让轿车通过?否则每一趟都要等足25秒才转绿,轿车一直无法走动,届时会造成更多不满。

“以前发生过3名学生按钮准备过马路,结果,一辆被红灯‘拦截’的轿车司机破口大骂,他认为2、3人过马路也要按按钮,很浪费时间。”

魏玉桦坦言,自己已担任了2年的义工交通指挥工作,深知当地的交通情况,但无论采取任何措施,都会引起其他人的不满甚至被责怪,对此也习以为常,但求所有学生都能安全,被骂也无所谓。

她也呼吁所有驾驶人士,若交通灯转红之际,切勿贪一时之快而闯红灯,避免撞及过马路的学生。

1589GHL201910151834575866000.jpg
适逢放学时间,大批的学生需要越过马路,交通灯给予学生安全保障。

1589GHL201910151834575865999.jpg
为了确保学生能够集中在斑马线,更开设了“特别人行道”,避免学生聚集在马路边。

1589GHL201910151834575865998.jpg
若只有小批学生,交通指挥员一般会截停轿车让学生先过马路,否则,按下人行道按钮,就要所有车辆等25秒,会被民众责怪“浪费时间”。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