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1/10/2019
刘振仪‧每个阶段都有该做的事
作者: 刘振仪(本报记者)

人生有很多种阶段。

10岁以下的人生,吃得饱睡得好,快乐没烦恼,这是每个人都爱的童年时期。差不多10岁,体内分泌出叫做荷尔蒙的激素,对外面的世界、对两性话题充满好奇,对男女关系充满憧憬。这时,生理上迈进发育期,心理上进入青春期。

少年时期一路向前走,开始关注社会课题、政治话题,在摸索中建立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开始懂得质疑与反驳、分辨是非黑白,进而怒吼世界不公平,血液里流著莫名的热度与愤怒。原来不知不觉成长,来到叛逆期。

大学期间编制梦想,设下理想,带著期望面对世界。毕业后,继续高呼“要改变世界,不要被世界改变”口号,带著愤怒却迷茫的展开事业发展期。

时光飞逝,接近30。接触社会一段时间后开始,不折服于现实却已开始磨合,愤怒减退了,更多注意力放在事业上,物色新机会,渴望稳定,希望赚多点钱买楼、车买、收资产、旅行。这时候,似乎是好好规划人生的时期。

来到40不惑之年,事业的冲刺力减低,开始推崇慢一点的生活脚步,开始冷眼看世界,注意力转向健康饮食,不自觉多做运动,调好养生期的模式,准备健康的体格迎接人生下半场。

人到中年,拥有一定的人生经历时,会不自觉地转过头,看看自己在人生上半场做了什么。如何评估,得出怎样的答案,就胥视自己抱著怎样的标准。很多人已经不在意这答案是“成功”或“失败”,而是能不能笃定地告诉自己说:“无悔这一生”。

“曾经想追求的理想、想拥有的人、想去的地方、想吃的东西、想过的生活,有没有付出任何努力去争取、去实现?”—人到40时,把这一道问题抛给自己,会得出怎样的答案?

我还没到40岁,这一道问题,到时再问自己。

在不同人生阶段,有不同的态度与行为,是必然的。每个变化总有其原因,岁数未必是人生阶段的分界线,人对某些事情的态度与行为,不是因为当时几岁,而是当下人生历程累积形成的智慧与思想的反映。除非做出伤天害理之事,否则难以评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对或错。

所以,若你问我,马大学生黄彦铬在毕业礼上高举字牌抗议校长种族主义言论的行为,有没错?我会说,他没伤天害理,没害人,他选择一个不普遍的方式来表达。

批评黄彦铬的舆论,多数是批评他选择在大学毕业礼上公开抗议,不尊重场合,也漠视了他抗议的初衷:不满马大校长发表种族主义言论。多少人会从黄彦铬的行为认真看待马大校长的种族性言论?

在黄彦铬目前处在的年少轻狂人生阶段里,总有他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要他把自己的想法捆绑在场合与礼仪的枷锁,会否愧对“年轻”这两个字?

若这个国家的每一个年轻人都把礼仪放在对与错的判断之上,会形成一个怎样的国家?

你若认为黄彦铬做错,也许是因为站在自己现有的人生阶段,去评断处在另一个人生阶段的他而已。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