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2/10/2019
【如意安详】不愠/何国忠
作者: 何国忠

高中时候,一遇假期,闲着无事,不只一次出现将《论语》认真读熟的计划,最终因为没有毅力作罢。〈学而〉因为是第一篇,占尽机缘,至少读过好几次。而背得最熟的,当然是开首的第一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初读《论语》虽然没人指导,但有白话译介,前面两句还是可以心领神会的。我本爱阅读,求学过程中,有不少书籍让我“不亦说乎”。所住的新村平静寂寥,偶尔在外工作的兄姐回家,或是住在外地的亲戚到访,出现的则是“不亦乐乎”的情景。

工作以后,这两句话始终如影随形。教书的时候,遇启发性文章,第一句话经常脱口而出。朋友若从外国专程来隆探望,第二句话则会涌现。孔子入世,讲的都是人间道理。

“不亦说乎”和“不亦乐乎”二句的连贯性清楚可见。第三句提“不愠”,牵涉情绪的控制,和前两句的纯真自发性情完全不同,让我觉得突兀,没有行云流水的畅快和自然。另外,不了解而不动怒,就是君子境界,这样的形容缺少深度和宽度,这是我当时的认知。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君子,只是“不愠”是不够的。

我并没有在此处下心思,过后也就忘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愠”二字偶尔回到脑海。身边所发生的事让我惊觉“人不知而不愠”的智慧。

“不知”可以指不知道,也可以是不认识,强烈一点的可以是误解,甚至是遭人批判或谩骂,以致自己觉得受了委屈。世间怀才不遇者不少,有大理想的人也不缺,历史上就出现无数报国无门而郁郁寡欢的文人。世间也有自认有才者,经营的都是个人得失,事业左摇右摆,满肚子郁闷,先怪运气,再叹没有贵人赏识,且由于这样的感受而性格变得偏激。

“不愠”强调个人修养。人的一生,“不遇”是常事。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得学会放下,将消极变成积极,不可怨天尤人。要完全让人知道,让人认识,让人完全不误解,又或一生都不被骂,谈何容易?孔子虽然告诉我们要有反省精神,做事要认真,待人要坦荡荡,但是他也知道即使秉持良好的价值观念,也未必一定“人知”。他本身的遭遇就是教材。

孔子一生因不遇而懊恼,抱负无从发挥,才出现周游列国的念头,无非是找一个知他的诸侯,能将其理想贯彻的伯乐。最后虽然失望而归,但是他知道这是求仁得仁的结果。“人不知而不愠”,这是他历经磨练过后的感触。人还是要往前面看的。

孔子说“不愠”,其中目的是提醒我们要对自己的文化,个人的信念保持信心。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与生俱来的孤独感让人担忧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但是一个内心充实、有方向的人,不会因人误解而沮丧。只要所作所为不负初心,有其正当性,别人讥讽又有何惧?孔子面对的“人不知”最终成为“人知”。他早有知音,也有收获。他的学生对他始终如是,知他敬他信他,且将他的学说发扬至今。

“愠”,我第一次读到的白话翻译将它定义为“生气”或“怒”,后来又看到有人解释成“怨”。怒或怨,不细分,意思大体一样。但是一认真,两者就是不同的心理层次了。怨是闷在心里,发泄出来,才称怒。成语“怨而不怒”清楚地将二者区分。不怒是高情商,不怨则是耳顺境界,那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度。

如今我将焦点放在“不愠”,边读边回忆自己的前半生,重温可能疏忽的感受。从前突兀的感觉竟然无踪,这三句话其实还是彼此相通。

要做到“人不知而不愠”的方法,就一定要领会学和习之间的关系及变动,让自己永远都处在享受趣味的时空。另外,不要强求天下人都是知己,有几位谈得来的朋友也就足够了。朋友不一定住在近处,只要心意相通,偶然见面,一样喜不自胜。当然这样从后面往前推的读法,肯定是中年人的心情。经过岁月考验,仍可轻松读书仍有朋友,幸福指数并没下降,真好。既然已不必担心“人不知”,愠从何来?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