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2/10/2019
翻阅旧藏书
作者: 甘汉光

有的旧书就像好酒,收藏越久越香醇,偶尔翻阅,感觉它们不只是藏书,也承载着书主的回忆与情怀。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1955)

英国作家D·H·劳伦斯的这本1955年出版的“禁书”可以说是老爸留给我的家传之宝,少年的我常常在房里偷偷阅读,享受窥看禁书的快感。

经过岁月的洗礼,这本泛黄残破的旧书已经不堪翻阅,但它曾是老爸的藏书,让我有见书如见人的亲切感。

●《辞海》(1976)

从前老爸有一本老旧的繁体字《辞海》,我小时候很喜欢翻看,学习里面的生字及词汇,后来,那本《辞海》不见了,可能太残旧了,被父母丢了。后来大马中文教育改用简体字教学,繁体字辞典逐渐在市面上被淘汰。

上阵子有缘收到这套台湾中华书局1976年出版的旧《辞海》,印刷端正的繁体字很有古籍的韵味,拿在手上翻阅,好像回到童年时光。

●《珠玑集》(1991)

1993年,我在台湾就读侨大,当时人在异乡,心中感觉彷徨不安,阅读成为最大的慰藉。

《珠玑集》是我在台湾买的第一本书,穷学生不敢随便买书,这本定价新台币150元的《珠玑集》是省吃俭用后才买下来的,书的内容是美国《本周》周刊上刊登过的温情小故事及励志座右铭,译者黄文范是台湾老一辈的翻译家。

摘录此书的出版目的:

“在这个时代,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深深不安,很多人并不幸福。我们正置身于机械时代的一切舒适中,可是对于生活的意义,目的和美都丧失了感受。可能您也曾经遭遇相同时问题,而您曾经得到过一些安身立命的警语,由于它们的生气勃勃,而珍惜在心。”

此书是我那段时期的荒漠甘泉。光阴荏苒,此书陪伴了我1/4世纪,对我意义重大。

●《孙中山:未完成的革命》(1993)和《我的父亲邓小平》(1993)

1994年头寒假,侨大里大部分的侨生都回乡过年,家境清寒的我则到阳明山上的餐厅当侍应生赚外快,平常吃和住都在餐厅里。到了春节那3天,餐厅关店。我一个人在回侨大宿舍路途中,到书店买了《孙中山:未完成的革命》和《我的父亲邓小平》陪我过春节,我尚记得春节那几天侨大特别冷,留在宿舍的侨生寥寥无几,我独自一人待在宿舍中,用3天春假读完了这两本书,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在毫无干扰的环境下废寝忘食的把书本读完,别具意义,二十多年来我一直把这两本书留在身边,以纪念那一段孤独但充实的日子。

●《别闹了,费曼先生》(1993)

1993年,天下出版社出版了一本畅销的传记《别闹了,费曼先生》,1995年,我阅读了之后被书中主角理查费曼童心未泯及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打动了。 理查费曼是美国物理学家,1965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他在1986年对太空梭挑战号的失事调查中,不畏强权的公开挑战美国太空总署的错误。他在总结中说:“想要在技术上成功,实情要凌驾于公关之上,因为大自然是不可欺骗的。”大学期间,我收集了一系列有关他的书,除了是对这位物理巨人致敬,也提醒自己要时刻对大自然保持谦卑的心。

●《论语别裁》(1983)

1996年在台湾修管理课时,某教授很推荐南怀瑾的《论语别裁》,我当时很想买来看,但新书定价新台币800元,让我心中倒抽一口凉气,当时连学费都是贷款得来的,哪敢买这么贵的书。

过了不久,在某旧书店中看到一本精装版上册,售价仅新台币100元,书页已经泛黄,但当时仍觉得如获至宝般把它买下。虽然只有上册,也聊胜于无。

再过了几个月,终于看到旧书店中摆了一本平装版的下册。售价新台币80元,心中不禁狂喜,于是就凑成了这样一套不同版本的《论语别裁》。当时的生活就是这么简单,有一点收获就觉得很满足。

这二十多年来都没有把这套书丢弃,也没有增添新版本,以纪念自己当年贫穷简单的求学时代。

●《海之礼》(1996)

1996年,我去台北政大书局找女友,她在书局中买了这本林白夫人的《海之礼》送我,她说要仿效林白夫人,从拾起的一枚枚贝壳纹理中,读出生命幽邃的流程,因此她喜欢在海滩捡贝壳,梦想在房子的外墙筑起一幅充满贝壳的外墙,我当时只是不置可否地笑她傻,她则很固执地笑着说将来一定会实现这个梦想。

二十多年过去了,她终于收集了两大袋的贝壳,但至今仍是存放在杂物房中,她的梦想就这样凝固在我们的记忆中。

每当看到这本《海之礼》,我仍会想起她那固执的笑容。

●《中国人史纲》(1992)

中学时就对柏杨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一是因为看了偶像关德辉推荐的《丑陋的中国人》,二是因为中学的历史老师推荐我们看他的《中国人史纲》,三是看到报章报道他与大马穿山甲人的感人故事。

书架上有他的《中国人史纲》、《柏杨回忆录》、《新城对》、《丑陋的中国人》、《中国人,你受了什么诅咒!》等等,两年前我在大众书局看到他的儿子缅怀父亲柏杨的一生的《背影》,也毫不犹豫地买下。

●《李敖回忆录》(1993)

第一次听到李敖这个名字,大概是在中学的时候,当时只知道他和柏杨一样,都曾是政治犯。

到了台湾,才真正看到李敖的书,他在书中常自夸:“五十年来和五百年内,中国人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

读李敖文章会很热血,我当时最喜欢他的两本自传《李敖回忆录》及《快意恩仇录》,看他的生平故事,比看电视剧还精彩。后来他当选立法委员时,我已经离开了台湾,卸任后,他再将自己担任立法委员的经历写出《议坛哀思录》来记述台湾政坛光怪陆离的现象,我也是急不及待地买来看。

●《鲁迅全集》(1981)

13年前,我以暱名“秦汉”活跃于佳礼的书虫天地,有一位书友,在佳礼出售一批旧书,当中很多都是中国老作家的著作套书,包括文革结束后,迎接文艺春天的中国出版社从新出版的鲁迅全集、田汉全集、老舍全集等等。让我食指大动。

我向他订了套《鲁迅全集》,共16册,没想到的是,这位书友竟随书送上了多本1980年代左右出版的中国画家画册及风景图册。令我感动莫名。虽然和这位书友只接触过一次,却让我永铭于心。

81年版《鲁迅全集》的书帧深褐色书布面,浅褐色护封,外有草板纸书套,当年还曾获得第一届国家出版荣誉奖,现在看来仍是很朴素典雅。

苏东坡词:“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有的旧书,越读越有味道。舍不得丢弃的旧书,都有它的故事,你认同吗?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