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8/11/2019
产业市场转型中(上篇)‧ 拥屋观念‧辗转变化
作者: 郑碧娥

【前言】对我们来说,住家是重要的所在,舒适的家园,让孩子放学、打工族下班后,有一个放松自己的居所,特别是路上遇到狂风暴雨,安全回到家的那一刻,是最好不过的事,可以说那不是笔墨所能形容的,即使房屋的建筑面积不大,也称得上是温暖的家。

有瓦遮头感觉安定

童年的记忆是美好的,当然,也有一些人不这样认为,特别是对那些没有固定家园,经常需要搬迁的家庭,他们可能是因为工作的关系,或是父母没有自己的房屋,被迫向别人租屋,因而需要为搬家烦恼和忙碌。

在马来西亚独立前后,郊区许多的家庭,住的是木板屋、或是亚答屋,假如没有照顾好房屋或欠缺维修,遇到下雨时,父母出外种田还没回到家,在家的孩子们需要移动家具,拿出水桶盛水,对他们来说,下雨一点也不诗情画意,不会因为下雨、天气转凉可以好睡,心情变好。

从我们长辈的心情可以看出,家园是何等重要,一个安稳的住家,可以让一家人住得舒适、开心,家人之间关系和睦,大家心旷神怡、身心灵都健康。

那个年代,供兴建房屋的土地不缺,除掉大城市,例如首都吉隆坡不说,人们住的几乎都是有地房屋,主要以半砖、半木房屋为主,屋前、屋后都有一些活动空间,花草树木环绕,小孩子们在玩乐中长大,是一幅很美丽的画面。

虽然物质生活比较欠缺,不过,在玩伴多的环境下长大,还是相当的快乐。

时代不断进步,房屋的兴建也与时并进,半砖、半木的房屋逐渐改良,成为整齐的单层排屋,百叶窗是许多人的记忆,可以根据需要调宽、调密一些,总之比起半砖、半木房屋的木窗好多了。

从乡村进城念书或是找工作,看到整齐的排屋,多数的大专生、打工族,都会羡慕可以在“花园屋”租房,数十年前,如果两个人合租一间房,一个人需要支付的租金,普遍在35至50令吉之间(一间房的租金在70至100令吉左右),以这个租金来看,今天几乎已翻了10倍。

如果房屋靠近巴士站、小商店,或是小型菜市场,那是最好不过的事,在城市工作了一些年,大家以购买房屋为努力目标,可是,在那个年代,想要买屋并不容易,因为供应不多,需要符合一些条件,例如已结婚、或是该州的子民等等,还要经过抽签,幸运的话才有机会被抽中,并且获分配到房屋,那些是80年代之前的情况。

一些口碑好的产业发展商,每当推出新的房产计划之前几天,就可以看到接获通知的购屋者,漏夜排队等待选购,那个时候,可以说市场供不应求,而且屋价涨幅也相当可观。

房屋政策几番调整

90年代初开始,公寓和共管公寓计划陆续增多,市场供应短缺的情况开始改善,供需基本保持平衡,打工一族努力工作、存钱买屋,可以说是最大的奋斗目标。除了向银行贷款,也可以申请公积金存款,作为买屋的部份融资。

在80至90年代,多数的公寓是四层或五层楼,没有电梯,因此,比有地的排屋便宜,购屋者逐渐改变思维,可以接受入住公寓,总之会比租房来得理想。

在那个年代,屋价普遍在10万令吉以内,5万、6万、7万占多数,对当年的受薪一族来说,其实也不简单,那时多数受薪族的收入,普遍不到1000令吉,储蓄未必丰厚,想要买数万至十万令吉的房屋,谈何容易?

如果是比80年代更早期,好比70年代,五、六万,已经是城市的双层排屋价格,虽然屋内设计简单,较后翻新更换里边一些设施,保留至今会是很值钱的资产。

数十年来,房地产业的发展,可以说是大跃进,价格更不用说,也翻了不少倍,产业的格局与概念不断革新,城市与周边地区的房地产计划,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房产单位的供应,当然也翻倍增长。

在这期间,大城市与小城市的产业发展商,普遍都取得不错的赚幅,吸引更多业者加入有关行业,成就了不少大型、中型产业发展商,只要拥有土地资源,申请转换土地用途、发展产业计划获批,向银行申请贷款过关,招聘所需的人才,一般都可以开始推行产业发展计划。

当然,在这段期间的产业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也发生一些问题、面临一些挑战,对购屋者打击较大的应该是:房产搁置计划,虽然我国有1966年房屋发展(管制与执照)法令,可是,由于执法不严谨,产业发展搁置的发展商,一般都没有受到严厉惩罚。

由于房产搁置计划有增加的趋势,前首相拿督斯里阿都拉就任期间,建议在2015年落实“先建后售”

(Build Then Sell、简称BTS)机制,确保购屋者的利益获得保障。

在这个机制下,购屋者与发展商签署买卖协议,支付10%的头期钱之后,其余的90%购屋款,等到房屋建好后才支付。

这是一个对购屋者较有保障的计划,可是,发展商普遍不认同,并且认为这会加重他们的财务负担,同时,减少所兴建的房屋单位,进而推高房屋的价格。这个购屋者期待的计划,后来获得前任房屋与地方政府部长拿督阿都拉曼证实,当局决定暂时搁下该措施,主要是考量一些产业发展商财力的问题,避免因为兴建的房产单位减少,产业价格被推高,到头来也是购屋者受到不利冲击。

房产为何滞销?发展商如何应对?

说到市场对房屋的需求,目前,大马约有3300万的人口,从这个数据来看,市场对房产的需求应该是有增无减,可是,为何会有这么多的滞销房产单位?

大马房地产发展商会主席拿督孙兴存说,过去两年,公共与私人领域发展商,先后推出不少可负担房屋,当这些房产计划陆续完工后,市场似乎出现太多可负担房屋的供应,这是个需要重视的课题。

由于房屋供应逐年加入市场,导致供应量持续增加,加上年轻人符合贷款的条件不强,以致市场出现不少滞销单位,根据数据显示,40岁以下宣告破产者,其中26.7%是因为没有偿还汽车贷款、25.5%则因为拖欠个人贷款违约,另外,16.8%因为没有按时或没有偿还房屋贷款,还有10.3%则因为商业贷款违约被宣判入穷籍。

在违约者当中,有些是因为收入低、财务承诺高,有些是因为不善理财、过度开销,少数一些因为失业,无法履行偿还贷款职责,这是非常遗憾的情况。

在产业市场面临滞销时,发展商如何突破重围,房地产发展商会前任会长拿督法迪依斯干达说,发展商在促销房屋,必须更有创意、更有技巧,包括在财力范围内提供优惠或奖掖,努力推高销售。

他披露,如今产业买家有更多选择,价格在50万令吉以内的房屋,供应量比过去增多,高价房屋,例如在80万以上的房产,通常比较难出售。

“产业价格普遍维持在中至高水平,在巴生河流域,买家把焦点转向郊外地区,特别是为了购买有地房产,一些新的产业热门地区,例如雪兰莪州的万挠、双溪毛糯、士毛月、万宜已成为焦点,这些地区的房产价格,比市区便宜。”

市场对有地房产,例如排屋和共管公寓、服务公寓仍有一定需求,不过,对半独立式洋房和独立式洋楼的需求,有下滑迹象,主要是价格高昂,有能力购买的人并不多。

近10年来,房地产业发展除了持续演进,格局也多样化,高价房产包括双锁匙类型、发展商兴建城市房屋,还有综合产业计划,例如3合1、5合1等等。3合1发展计划较多,主要是结合购物商场、服务公寓以及办公单位,5合1综合产业计划,除了购物商场、服务公寓、办公单位,还有学院和酒店,其中一些还附设医院,这是深受城市产业投资者看好的因素。

另一方面,大马房地产发展商会,促请政府放宽房屋贷款,让购屋者比较容易申请房屋贷款,进而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屋,至今,大马人拥屋比率仍有待提升。(见表)

“先租后买”两全齐美
或者“共居”也不错

鉴于本地房产价格偏高,市场上许多年轻人买不起房子,而购买房屋已经成为现在主要的财务负担,特别是对于首次购屋者,有迹象显示,现在越来越多大马年轻购屋者,准备选择“先租后买”(Rent To Own简称RTO)方式,解决住房的问题。

如果目前仍在租房子,并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负担得起属于自己的房屋,那么,通过“先租后买”计划,购屋者可选择在一段时期内租房子,并在租约到期前(例如5年)把房子买下来,加入“先租后买”计划的产业发展商,与租客(有潜能的购屋者)签署一些文件,协助他们购买房子。

世界各地大城市的房屋价格,普遍超出市民的负担水平,形成产业市场新的发展模式,“先建后租”(Build toRent简称BtR)已经崛起,成为日益普遍的趋势,以协助市民解决住房的问题。

美国、英国,以及其他多个先进国的大都市,“先建后租”已日益普及,预期这样的发展格局将进一步推广,共居或共住:Co Living,是最近这几年最广为人熟悉的关键词,把空间平均分配就是“共居或共住”,居住空间狭窄是许多大城市居民面对的问题,共居或共住房产单位,是发展商将公寓单位建好后,以出租方式,让公司保持稳健的现金流。

举个例子,一个二房的公寓,发展商建有二个浴室,一个共用厨房,一个小客厅,两个卧室皆附设个别浴室,提供租户方便和基本隐私,这种格局在外国一些城市已非常普遍。

在本地市场,假如是一个二房、二浴室单位,通常只是主人房有连接浴室,另一间浴室则不连接卧室,而是大家可以共用,这类型公寓,主要是同住在一个单位,多数是属于一个家庭,当然,也有少数是合租一个单位的上班族、或是大专生。

关于上面叙述的一个二房公寓,发展商建有二个浴室,一个共用厨房,一个小客厅,两个卧室皆附设有个别浴室的房产单位,已开始在吉隆坡登场,只是目前,尚未如外国般普遍,不过,只要人们对居住空间概念,跟随时代不断调整,这趋势将日益普遍是迟早的事。

【结语】产业发展趋势不断演进,不只是住宅产业,商用产业、零售产业的发展也在转型,科技的革新开始影响产业的发展,早年备受看好的商用产业,比如店屋、办公楼,如今,开始受到共享工作空间Co Working的影响。

至于零售产业,例如百货市场、购物商场,市场景气的程度开始褪色,网购风潮普及,在家也可以从事网购生意,上网购买各类型商品者,已不局限年轻人,其他年龄层的消费者,也开始成为网购客,这是许多业者意料不到的情景。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