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1/11/2019
“山不就我,我就山。”封德屏‧召唤文学爱好者
作者: 梁慧颖、黄冰冰(摄影)

4755LFY201911141523556453746.JPG
身为台湾文学发展基金会董事长,封德屏职务繁重。除了担任《文讯》社长兼总编辑,还兼管文艺资料中心和纪州庵文学森林。

在目前的网络时代,图像、影音等声光色分薄了大众阅读纸本的时间,对出版界尤其文学出版影响甚钜。这情况不只发生在马来西亚,台湾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如此境况之下,“山不就我,我就山。”台湾《文讯》社长封德屏相信喜爱文学的还是大有人在,“端看你用什么方式去召唤他。”

2000年代初期,台湾国民党有数个刊物走入历史,唯独《文讯》杂志因为文坛声援抢救而免于停刊,改以基金会形式运作,至今依然每个月定期出版。

《文讯》于1983年创立,初期目的是为台湾文艺界服务,负责搜集和整理文学史料。但《文讯》不以此满足,透过专题企划方式探讨不同时期的文学发展,渐成为研究台湾当代文学的重要刊物。

封德屏在1980年代加入《文讯》,跟着《文讯》一起见证台湾文坛变迁。她在1992年接任总编辑至今,《文讯》目前每期仍然有大概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内容是关于文学回顾。

“在过去,很多作家默默地写,出版社也老老实实出版,不太有机会也不太懂得像现在的作品那么注重行销包装,所以很多作品就跟读者擦肩而过。”因此,她说《文讯》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要让年轻读者认识过去各个时代的优质作家。

去年,《文讯》有个专题企划很有意思,那是配合35周年主题,以“每一个作家,就是一个文库”的概念出发,推出“穿越时光见到你”系列专题。这个专题邀请20位出生于1980年代以后的青年作家,阅读36位前辈作家的作品与生平,然后再透过自己的书写方式勾勒出前辈作家更立体的模样。过程中,《文讯》的文艺资料中心协助提供作家的作品、手稿、照片和评论资料等,甚至安排青年作家跟前辈作家的家人或门生访谈。

封德屏说,参与这个专题的青年作家,例如朱宥勋、李奕樵等人都是1980年以后出生,他们来不及参与前辈作家的那个年代,甚至可能没细读过前辈作家的作品。但是参与这个专题,“这些1980年过后的年轻作家有机会去重新诠释这些有的已经不在的作家,我觉得那文学的世代隔阂就消减很多。”

4755LFY201911141523546453742.JPG

纪州庵文学森林,为文学辟新路

这些年,手机、网络、影像等声光色确实夺走了读者阅读纸本的时间,对出版业特别是纯文学的影响最大。尽管如此,封德屏说:“我们不能怨天尤人,只能从各种方式把那些喜爱文学的读者找出来。”

2011年刚好是个契机,当时台北市政府正在物色团队经营“纪州庵文学森林”,进行文学展演和推广活动。封德屏心想这是老天爷给的考验,也是机会。《文讯》从属的台湾文学发展基金会便接了下来,希望找到另外一条路,稍微去平衡纸本读者滑落的情况。

“这跟‘山不就我,我就山’概念一样。”她说:“我觉得在台湾2300万人口里面,难道没有几千个喜爱文学的人吗?一定有,他们散布在不同角落,端看你用什么方式去召唤他。”

纪州庵遗址是台北市的市定古迹,空间说大不大,有可容纳五六十人的场地,也有可容纳120人的场地。有了馆舍之后,封德屏和她的团队开始办一些跨领域的活动,发现文学如果透过展演的方式进行,效果可能会真的不一样。譬如,有些读者进来参加新书发表会或讲座后,对阅读的兴趣变得更浓厚,回头就到楼下的小书店买书。

封德屏说:“作家来纪州庵对我来说不是很稀奇,可是读者走进纪州庵我就很高兴。”她不敢说成果有多大,但是当没有预算在媒体打广告的时候,就只好靠行销和这种方法来打动读者。

文学扎根要趁早

不管是办《文讯》或纪州庵文学森林,封德屏都体悟到一个道理,那就是扎根要趁早。所以在纪州庵也好,在《文讯》也好,他们办一些吸引年轻人的活动,希望尽早把这些年轻人培养起来。

去年,纪州庵开办校园刊物特展竞赛,企图透过这活动和系列编采课程,提升校园刊物编辑出版和文学创作的能量。去年总共有29个高中的校刊社参加,其中让封德屏感触良多的是,获得季军的师大附中在发表感言时说,比赛的奖金让社团得以继续运作,下一期的经费终于有着落。

“我想,这样就可以让一个原本可能终止的校刊继续办下去,所以我感触很深,想说今年一定要再办,就继续办了第二届,还办了一个两天的编辑营。”这编辑营的课程包括美术设计、企划、编辑和行销,原本只是给高中生参加,但是有大学生说他们也想参加,反应很好。

所谓“扎根要趁早”,封德屏有时觉得从高中生着手都嫌太晚,但起码现阶段先根据自己的能力和资源,把该做的都做好。

4755LFY201911141523556453748.JPG
《文讯》杂志1983年创刊,是研究台湾当代文学的重要刊物。


延续文学命脉,丰沃文学土壤

封德屏担任董事长的台湾文学发展基金会,目前旗下除了《文讯》杂志和纪州庵文学森林,还经营“文艺资料研究及服务中心”。这资料中心的馆藏在国家级图书馆也许不算什么,但若以私人基金会来说还是巍然可观,包括有十万余册的中文书,另有已经停刊和正在发行的文学杂志六万多册,以及累积近30年的剪报资料等。当中有不少珍贵收藏例如绝版书和作家手稿,如果拿去拍卖肯定能卖出高价。

封德屏指出,资料中心是以“每一个作家就是一个文库”的概念在经营,系统化收藏作家的作品、评论资料、手稿史料等。去年适逢《文讯》创刊35周年,资料中心正式对外开放,是海内外学者研究台湾文学的宝库。

除了搜集和管理资料,资料中心自去年开放以来也办过好些活动,例如邀请朱宥勋等作家主讲文学类小论文工作坊,以及公开给高中老师参加的现当代文学练功坊。

资料中心的活动已然那么多,加上《文讯》和纪州庵的话,难怪封德屏说自己很忙。今年8月她来吉隆坡参加花踪颁奖礼,当时有另一场活动在筹备中,那是《文讯》每年都会办的九九重阳活动,旨在联谊及向文艺界的前辈致敬。“在现场,年轻的或中生代的会去服务那些70岁以上、80岁、90岁的作家,大概400个人,从台湾各地过来。”当新生代作家和前辈作家同坐一桌,她认为这就是一种传承和伦理的展现。

平常的日子,她三不五时也会对前辈作家嘘寒问暖,甚至帮忙孤苦无依的作家处理后事。有朋友曾经开玩笑,说《文讯》应该要成立礼仪公司。

前年,古晋出生、孤身定居台湾的作家李永平病重,封德屏便帮忙奔走协助,并将李永平尚未完成的《新侠女图》刊登于《文讯》,希望能鼓励他和舒缓他病体的痛苦。她不认为自己对李永平特别好,“因为如果遇到别的作家是这样的状况,我也会帮忙。”

曾经有作家说,将来过世以后,《文讯》如果能够写一篇他的生平记事,他就心满意足。虽然这话听起来对《文讯》是种肯定,但封德屏说她听了有点难过。有些作家生前也许没机会让别人认识,那就由《文讯》来帮他们做个记录。


纸本不会消失,继续深耕挖掘

封德屏说,十几二十年前,当电子书、网络文学和数位内容崛起,出版界的中生代和老前辈曾经说,再做个10年,纸本的书籍刊物都会消失。可是现在十几年过去了,当年的预言并没完全成真,但纸本刊物的销售确实受到影响。

诚如她所说:“我们不怨天尤人”,所以台湾文学发展基金会在她领导之下,从《文讯》杂志、文艺资料中心到纪州庵文学森林,他们做过很多不同尝试,无非是要把文学爱好者找出来。

“好多好多事要做……”,封德屏语气里没有抱怨,只想着还可以为文学多做些什么。

封德屏简介
生于屏东,长于台中清水。淡江大学中文系博士。职涯前10年,服务多家杂志社、出版社,而后进入《文讯》工作迄今,现任《文讯》杂志社长兼总编辑、台湾文学发展基金会董事长、纪州庵文学森林馆长。

曾获中兴文艺散文奖、中国文艺协会文艺工作奖、金鼎奖杂志最佳编辑奖、金鼎奖图书类特别贡献奖、淡江大学杰出校友。著有文集《美丽的负荷》、《荆棘里的亮光──《文讯》编辑台的故事》。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