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1/12/2019
中国管控升级新措施开跑·申办手机上网须刷脸
1603YSL2019121151596791435.jpg
12月1日起,中国民众申请手机上网计划,须先通过人脸识别。(法新社照片)

(北京1日讯)中国继续加强对网络的管控,根据星期日(12月1日)起生效的新规定,在中国申办手机门号,都得先比对申请人脸部识别资料,人像比对一致后方可办理入网手续。

中国工信部今年9月宣布,为了落实《反恐怖主义法》和《网络安全法》,并提升电话用户登记资料的准确度,要求电信企业12月1日起,要以人工智能的人脸识别技术确定办理人身份,才能办理开通网络的服务。

或须记录转头或眨眼

中国联通一名客服代表向法新社透露,12月1日起生效的“人像比对”技术(也就是人脸识别)要求,意味注册新手机号码用户,可能要纪录他们转头或眨眼。

工信部在9月的称,下一步会加大监督检查,持续从严推进电话用户实名登记。

中国从6年前就开始强制实施电话实名制,也就是在办理固网电话、移动电话等业务时,必须提供真实身份讯息,还会要求现场拍照留存。此外,新浪、搜狐、网易等各大网站微博都在2012年全部实行实名制。

在新规定上路之后,购买的消费者将必须被扫描脸部,以验证它们是否与提供的ID真正吻合。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指出,中国官方在9月公布这项新政策时,当地媒体几乎都未予以大肆报道。但网络上已经有不少网友对政府掌控越来越多个人资料感到忧心,有人说:“人民被控管得更严格了”、“他们(政府)到底怕什么?同时也抱怨太多个资遭泄漏,将会引发更多诈骗。 

专家警告带来隐私风险

法新社则报道,有研究人员警告收集人脸识别数据带来的隐私风险,但消费者普遍上接受这种新技术,虽然上月出现了“中国人脸识别第一案”。

上月初,浙江杭州野生动物园强制游客人刷脸入园,被浙江理工大学副教授郭兵起诉,杭州市一家法院正式受理此案。

这起案件也成为媒体和社交媒体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中人脸辨识技术领先全球

BBC指出,中国已经对网络进行了广泛的审查和监管,删除并阻止了它不希望其人民看到和谈论的内容。现在,中国在人脸辨识技术上更领先全球, 中国在全国拥有1.7亿部CCTV监视器,目标是到2020年安装约4亿部新监视器。但中国这种对自家人民加强控管也引发争议,并被称为监视国家。

报道引述牛津大学人工智慧研究中心研究员丁恩指出,中国全面阻绝匿名申请手机门号管道,其中一项原因是为了加强资安并防范诈骗犯罪。不过另一项动机很可能是为了监控人民。

1603YSL2019121154026792231.jpg
北京市丰台区西罗园为丰台区首个实现“人脸识别”进社区的老旧小区,居民刷脸入门只需3秒。图为居民使用楼门人脸识别。(互联网照片)

一些城市开始使用
进出小区也要刷脸

事实上,人脸识别现在已经渗透到中国的各个领域,包括地铁、火车站、商场、剧院、学校、景区、公车、酒店、出租车等处,都在使用脸部辨识功能。在中国一些城市也有小区也开始使用“刷脸”设施进出小区。

据中国媒体报道,截至7月19日,北京保障房中心13个项目的公租房居民都需“刷脸”才能回家。  

不过,“人脸辨识”科技就如一把双面刃,方便的同时,但也引发侵犯人权和隐私的忧虑。新华网日前就表示文章,问到,是否有想过,当你的“面子”连同身份证、电话号码、住址等个人信息一同交付于他人之后,谁又能保障你的隐私呢?

报道指出,多家媒体的记者对四川成都市几个小区的人脸识别门禁系统进行了一番调查。其中,成都海椒市某小区使用人脸识别门禁系统近一年了。该小区一处入口,左边是刷卡的出入通道,右边通道立着一个带有屏幕和摄像头的人脸识别装置。

业主指难解决安全问题

报道称,业主张女士在该小区住了几年了,她从人脸识别门禁开始使用至今,一直不愿意录入。“我觉得那个人脸识别进门没有意义呀,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安全的问题。”

她表示,小区外来人员如快递、外卖并没录人像,但是在登记后也可以进出小区。“人脸识别也就起个开门的作用,和之前的门禁卡没有什么区别。”此外,张女士不愿录人像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担心自己的隐私被泄露。

在牡丹街某小区,一位业主表示不打算去录入人像,因为之前用手机号注册其他东西后,经常会收到一些推销信息,“还要录入家庭成员信息、单元门房号,再录个人像,那不是更没隐私了?”

记者注意到,除了小区大门,该小区每个单元也有一套人脸识别门禁,屏幕上不停播放着广告。当有人走近需要识别时,屏幕就变成了一半广告,一半摄像头图像。据物管介绍,单元门口的人脸识别系统和大门口不是同一家公司,需要下载专门的APP,注册录入面部图像后才能使用。

报道指,一家门禁公司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已在成都安装了100多个小区。他称,人脸识别门禁是“趋势”,是响应国家打造智慧城市的号召,“为了楼盘的档次,也为了安全性。”

监控需求增长应用服务多元
刷脸商机无国界

生物辨识技术(Biometric Technology)可以精准的辨识个体,甚至判读一个人的情绪,使生活变得更加便利,也成为确保安全与防止诈欺的强大工具。

法国前瞻技术研究顾问公司Yole Développement分析,2013年就由指纹辨识带动了第一波生物辨识浪潮,然而,这波浪潮已在2017年,随着苹果iPhone X的发表而落幕,接棒演出的第二波大浪(Second Wave),就是新兴科技“人脸辨识”(Facial Recognition)。

人脸辨识应用普及

据报道,Yole Développement的报告指出,未来4年在生物辨识市场中,人脸辨识技术的成长率,将会领先指纹丶虹膜与声纹辨识。调研机构Variant Market Research数据显示,人脸辨识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24年达到154亿美元(约643亿令吉),在2016至2024年的复合年均成长率将达21.4%。

人脸辨识技术为何得以变得越来越强大?其实,来自於社群网络丶照片网站以及交友软体交织构成的照片资料库,正在全世界流通丶共享,形成庞大的生态系统,助长人脸辨识的普及;脸书丶谷歌这类科技巨擘,很可能已经掌握最大的人脸数据库。

有了技术与资料库的支持,人脸辨识的需求大浪也袭向世界各地。Variant Market Research指出,推动全球人脸辨识市场飙速成长的主要因素有2个。首先,对公共场所监控的需求不断增长;其次,政府与国防等产业使用相关技术带动。

而人脸辨识应用的场景十分多元,除了监控之外,更能包含能源管理丶医疗丶酒店服务丶保险安全监控及门禁管理等垂直领域,未来将有机会遍地开花。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