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3/12/2019
陈静宜/炒粿条的一堂课
作者: 陈静宜
到槟城必吃炒粿条,有吃热闹、有看门道。
到槟城必吃炒粿条,有吃热闹、有看门道。

到了槟城几次,每次总少不了吃炒粿条。当地朋友们都苦恼:“你来吃过那么多家,都不知该再带你去哪家了。”我原本也认为吃过的东西就不用重复,然而炒粿条扭转了我的想法,它都带给我不同的体悟。

先说“炒”粿条这件事,回想起第一次到槟城,大马饮食作家林金城说,“到槟城,一定要吃炒粿条。”但我们赶时间,于是就近找了一摊炒粿条吃,只是粿条还没上桌,他竟就拉下脸来,待粿条上桌,他吃了一口便说,“炒出这种粿条,实在太丢脸了!”

他坚持转战到另一摊炭火炒粿条,尚未走到摊子前,大老远就听到炒锅铿锵有声,犹如刀剑相接。他放心地说,“这才是炒粿条该有的声音,刚刚那家的声音完全不行。”他补充,炒粿条少不了黑酱油,为了不使黑酱油里的糖遇热沾锅烧焦,炒手必须快速翻炒才行。

之后,我便认定了铿锵有声的炒法,才是炒粿条该有的样子。直至最近,造访了槟城另一家粿条摊,摊主是一位女性,她的父亲炒粿条炒了50年,辞世后由她接手继续炒。她的炒法轻柔、动作小,看起来虽不如铿锵有声版来得带劲,然而炒出来的粿条镬气十足、不留残油,一时之间让我陷入困惑中。

炒粿条是很有学问的小吃。
炒粿条是很有学问的小吃。
炒粿条因为需要快速翻炒,因此铲柄比起普通锅铲要来得短。
炒粿条因为需要快速翻炒,因此铲柄比起普通锅铲要来得短。
炒粿条过程声光效果十足,是吸引游客的重头戏。
炒粿条过程声光效果十足,是吸引游客的重头戏。


翻锅的用意

一位当地厨师朋友提供我另一种看法,“不断快速翻炒,反而使粿条容易断裂,影响卖相。”

这让我联想到中菜也有类似情形,一些中菜厨师喜欢翻锅,让食材在中华锅里的随着手势的扭转,在锅里弹跳舞动,有时沾上一点火更有画面,看得人们频频叫好。也许是受到这般鼓励,强化了厨师炫技的欲望,不管什么菜一律翻锅。

然而翻锅的用意,是让食材受热过程中,同时减少接触锅面的机会,以免造成过熟;然而有些厨师在食材还没受足热气就翻面、再翻面,纯粹为了翻锅而翻锅,频繁翻锅有时还会拉长烹调时间,而且不正确的姿势容易使手腕受伤,造成职业伤害。

不只中餐,铁板烧也有类似情形。相较于日式铁板烧,美式铁板烧师傅技法显得花俏,快速翻转手中的铁铲,展现犹如西部牛仔掏枪时的帅劲,食物的抛接像是表演秀,美味不一定是重点,但绝对能炒热气氛。

炫技的人就只是虚张声势,没有真本事吗?不一定。不炫技就一定美味?也不一定。人们总说眼见为凭,但眼见不一定为凭,铿锵有声的炒粿条是一种人们期待下的产物,还是必然的发生?这些都让人更想深究食物的本质与饮食文化的意义,这是炒粿条教给我的一堂课。

好的炒粿条需具备镬气足、粿条完整不寸断、盘底无残油等要件。
好的炒粿条需具备镬气足、粿条完整不寸断、盘底无残油等要件。

日式或美式铁板烧技法不同,但终究要严肃看待食物烹调的本质。
日式或美式铁板烧技法不同,但终究要严肃看待食物烹调的本质。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