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9/12/2019
2代坚守家业.张摩哆公司后继有人
张志财(中)忙碌了40年之後,如今已将这门事业传承给2名兒子张伟贤(右)和张伟扬(左)。
张志财(中)忙碌了40年之後,如今已将这门事业传承给2名兒子张伟贤(右)和张伟扬(左)。
张志财:老款摩哆车若经常维修和保养,仍然可以上路。
张志财:老款摩哆车若经常维修和保养,仍然可以上路。

摩哆车仍是现代人的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尤其在小镇上。每当街坊的摩哆车坏了,就必须送到摩哆维修店让具备经验的师傅修理和维护,找出每一个机件的隐患和故障将之修好,才能走得更远。

在柔南北干那那小镇上的张摩哆公司,为一家维修摩哆车的老字号,从1976年创办营业至今已超过40年,做的都是街坊熟客的生意。

张摩哆公司创办人张志财(69岁)在维修摩哆车这一行忙碌了大半生之后,如今已将这门事业传承给2名儿子,让这门着重维修手艺才能的事业有了接班人。

在妻子陈金玉的支持和鼓励下,张志财购买下属于自己的店屋。
在妻子陈金玉的支持和鼓励下,张志财购买下属于自己的店屋。
张伟贤从小就在店里帮忙,在耳濡目染之下培养对维修摩哆车的兴趣。
张伟贤从小就在店里帮忙,在耳濡目染之下培养对维修摩哆车的兴趣。
张摩哆公司于创业初期的店面外观。
张摩哆公司于创业初期的店面外观。

白手起家为三餐温饱

谈起创业历程,张志财在接受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的《一脉相承》的访问时表示,所谓成家立业,他于1975年结婚,然后于1976年在他26岁时创业。

“当年创业可说是白手起家,店的规模小,为的也就是一家人能够获得三餐温饱。”

他说,由于缺乏资金,因此在创业初期是战战兢兢,没有奢望要如何发展,主要是维修摩哆车,只期望能够让家人生活过得好。

他说,在80年代后期,该店除了维修业务,还有买卖摩哆车,售卖的牌子主要为本田、雅马哈及铃木。目前该店不再售卖摩哆车,专注传统的维修业务。

他说,如今他已年迈,体力和眼力不如从前,因此他做到60多岁时,就将店业务交给2名儿子打理。

搬3次才购下店屋

张志财于1976年创业,先在家乡昔加末三合港开设张摩哆公司,经营了3个月后就搬到北干那那继续营业,辗转搬了3个地点,前两个都是租借,而现址则在其妻子陈金玉的鼓励和支持下,购下属于自己的店屋,才逐渐打下事业的根基。

在经营事业初期,张志财的弟弟张文龙有到店里帮忙,同时也有聘请工人,然而在1988年的时候,员工相继离开,店里的维修工作就完全是由自己人经手了。

张志财与其太太陈金玉育有2男2女,儿子继承了事业,而另2名女儿也事业有成。

张伟贤:摩哆车需要经常保养和定期维修,才能延长摩哆车的寿命。
张伟贤:摩哆车需要经常保养和定期维修,才能延长摩哆车的寿命。

见证北干经济发展

张摩哆公司业务的成长,也见证了北干那那的经济发展。

张志财对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表示,在上个世纪60至70年代,北干那那仍是一个务农为主的淳朴小镇,村民们大部份从事农业,比如种植黄梨业或割胶。

他说,北干那那早期是黄梨镇,路旁还有一间黄梨厂,聘请了许多员工,黄梨业是当地主要的经济支柱。

“在那个物质缺乏的年代,小镇上几乎看不到汽车的踪迹,村民们都是骑脚踏车或摩哆车。”

他说,当年陆路交通不发达,即使到了80年代,从北干那那骑着摩哆车到新山送货,一路上也没有什么车辆。

他说,在70、80年代,由于北干那那人口不多,该店的顾客来源主要是骑着摩哆车去割胶的工人和小园主。

“在80年代,新的一辆摩哆车价格约1千元,二手的几百元。现在的摩哆车都属于本地装配,除了60年代大部份摩哆车是进口自日本。”

不曾当学徒创业靠摸索

他披露,他不曾到摩哆店当学徒,开店创业靠的是自己摸索和学习,边做边学,而这一行靠得是维修手艺和经验,才能赢得顾客们的信任和满意。

他说,在营业初期,维修摩哆车所需要的各式零件必须亲自到新山采购,后来在80年代,才有来自吉隆坡、槟城等地的销售员上门服务。

张摩哆公司辗转搬了3个地点,店内的老橱柜也一起搬迁,见证岁月的痕迹。
张摩哆公司辗转搬了3个地点,店内的老橱柜也一起搬迁,见证岁月的痕迹。

张志财:09年代摩哆业务最火红

张志财感叹,随着时代变迁,在小地方上的传统摩哆维修店在面对各种各样的竞争下,如今属于夕阳行业。

他说,现代各行业都面对网络购物的竞争,传统的店铺难以有进一步的提升。

他说,从经商环境而言,北干那那属于小地方,不如新山,因为小地方的顾客对于维修价格和收费比较敏感。

“摩哆车维修业务最火红的时候是在90年代,当年修摩哆车,忙到没有时间吃饭。如今社会变迁,摩哆车车款和科技也推陈出新,加上马来甘榜也有开设小型修车厂,使到在华人新村的传统摩哆车维修店受到竞争。”

他说,虽然北干那那有许多到新加坡工作的摩哆车骑士,但由于他们早出晚归,该店营业时间仅到晚上7时,无法为这批顾客服务。唯有新山的摩哆维修店同业有24小时营业。

创业初期处处碰钉

谈及经营挑战,张志财表示,在他创业的年代,大马经济处于低潮期,首次购买店屋就遭遇难题。

他披露,在购置店屋时,碰巧遇上1987年金融危机,国家银行冻结资金,全马许多企业无法取得融资贷款,这也导致相关发展商“跑路”,甫完成的店屋竟然没有入伙证,使到该店在一段期间没有电力供应,只有水供。

“一般来说,没有入伙证的店屋,银行是不可能批准贷款,幸好当时的银行处事宽松,发放了贷款。”

张伟贤:摩哆维修店前景乐观

张摩哆公司的第二代传人,为张志财的2名儿子张伟贤(45岁)和张伟扬(39岁)。

张伟贤表示,维修摩哆车这一行业,靠得就是劳力和手艺,一双手必须忙个不停,因此除了大日子,一年下来几乎全年无休,每天营业时间从早上9时到晚上7时。

他在小学毕业后,就在边学边做及父亲的指导下,慢慢地累积掌握维修摩哆的技能,如今从事维修摩哆车这一样,也有快30年的时间了。与太太育有2个女儿的他表示,如今有了家庭,每个星期会休息一天,作为家庭日。

他笑言,维修摩哆车的工作好比担任“摩哆保姆”,除了提供维修服务,他也乐意为顾客提供维护和保养摩哆车的意见,延长一辆摩哆车的寿命。

询及未来发展,他表示,作为传统的维修店,稳扎稳打最为实际,主要业务以保养、修复引擎、更换零件、外壳等。该店也没有做改装摩哆车的业务。

他对于传统摩哆车维修店的前景保持乐观,因为摩哆车依然是人们的代步工具之一,尤其在新村和住宅区内,人们仍需要它,因此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摩哆车不会被时代淘汰。

有热忱才能经营下去

“最重要的是,业者本身必须要对这行业有兴趣和热忱,不断累积经验,用心经营,才能继续下去。”

他说,随着时代演变,各品牌的摩哆车的引擎、结构、性能或外观设计不断地推陈出新,这意味着本身的维修技术和能力也必须跟着提升。尽管如此,引擎基本维修原理仍一样,与此同时,由于批发商会供应相关零件,业者就能够处理及更换。

他说,摩哆车采用的科技不断提升,从冲程引擎发展到燃料喷射(Fuel Injection)引擎;如今新款的摩哆车与汽车一样,具备冷却器和使用冷却液,这使到骑着摩哆车到邻国的越堤族,即使面对塞车,引擎仍然能够耐久,不会出现过热情况;不过,这也意味需要更高的维修费。

张伟扬:网购仅限外壳
零件维修仍需专业

另外,张伟扬表示,现在有网络购物的便利,顾客如今可上网购买一些零件比如车灯和镜子等,在家自己组装或改装。

不过,一般顾客能够做到的,最大限度还是摩哆车外壳的美化,内部零件还是需要到维修店由专人更换和维修。

他说,顾客最常碰到的维修问题如更换润滑油、轮胎、煞车皮、电池、牙盘,因为这些零件都有一定的寿命,使用一段时间后就需要更换。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