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0/12/2019
潘舜怡/“歌”到民間去
作者: 潘舜怡

月光光,照地堂,

年卅晚,摘槟榔。

槟榔香,娶二娘,

二娘头发未曾长。

蓄多两年梳大髻,

滴滴答答娶返归!

——《月光光》

民间歌谣,若相较于我们熟悉的三大“书面文学”(book literature)的文体创作,即散文、诗、小说,它的表述媒介则以“口语声音”为主,属于一种口述文学(oral literature)。换言之,民间歌谣的创作模式有别于倾向“个人创作”的“书面文学”——它是民族集体的创作结晶,且由于口头代代传唱的缘故,或许我们无法追溯其作者,只能透过“籍贯”、“方言”、“地域文化”来划分或辨别其表达内涵。

有趣的是,在1910年至1920年代之间,中国知识分子对“民间文学”特兴趣,更在1919年五四时期发起了“到民间去”的运动。这些知识分子提倡走向民间,除了旨在更贴近农民群体,进入农民思想生活;在学术意义上,也以此寻找改革旧文体的资源,企图跨越文言的文学世界,试着让“口语”民间作品成为现代文体发展的参照与借鉴。在这“到民间去”的历程中,北大也随即成立“歌谣研究会”下乡征集民间歌谣,并创办《歌谣周刊》。此活动顿时让民歌发展活络起来——刘半农、沈尹默等学者更尝试参考方言山歌,让新诗“歌谣化”。

那么,歌谣采集工作只停留在五四时期吗?答案想当然不是的。随着华人离散群体在异国扎根,“歌谣声音”也随着不同籍贯方言群体漂洋过海,在异地传唱。至于马来西亚,我们便发现有位花了十来年时间,“到民间去”作相关的方言歌谣采集工作的艺术工作者——张吉安先生。他把到大马民间作田野采集的民谣乡音结集成书,于2019年出版了《乡音考古》。

《乡音考古》并非纯粹收录各籍贯乡音歌谣,它也展现了张氏个人对马来西亚本土乡音文化史料的一种对话与回应。本书共有21篇文章,分别从歌手明星的访谈、广播电台、电影叙事、地方音乐、村落艺术文化等方面介绍与阐述,透露“乡音”文化如何在槟城、文冬、吉兰丹、马六甲等华人区流传与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张氏以散文式的叙述口吻来透露大马的乡音发展史,也把这些地方乡音的集体记忆连接至个人生命史——为我们带来了隐蔽于华人新村各角落,鲜为人知的“自梳女妈姐”、“马来皮影戏的华裔班主”、“新村方言歌手”等故事。此外,本书也从“传统音乐文化”的介绍跨越至“摩登流行娱乐”时代,从传统戏剧谈至现代黑胶唱片、电影中的本土方言、音乐元素。

这些议题内容都让我们看见了作者对本土乡音文史的热诚与关怀,实属难得。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