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2/12/2019
曾毓林.星星周刊的新里程碑
作者: 曾毓林

星洲日报文教部出版近26年的《星星》周刊,明年起宣告完成阶段性任务,告一段落。

《星星》周刊自1993年2月8日创刊以来,秉持“成为小孩子成长的快乐阅读良伴”的理念,配合教育部 KSSR 课程纲要,向加强阅读及高思维方向迈进。

曾经一度,它是小学里最受学生欢迎的教育读物──周刊内的四眼家族中的四眼爷爷、四眼阿姨、四眼哥哥、四眼姐姐,还有KOPI狗,都曾经是90后的小学生们生活中的“朋友”。现在20至40岁间的青年,很少是不认识四眼家族的。

回溯当年《星星》创刊时,是由前报人萧依钊(当时是星洲日报文教主任)主导,第一任主编是现任马大中文系主任潘碧华,我也有幸参与其中扮演第一代四眼哥哥角色。

物换星移,当年参与创刊的同事都各有自己的人生发展和方向,但不管多少度的易人,《星星》周刊的宗旨不变,并一直扮演著小学生的生活良伴。

尔后,星洲日报文教部也出版了《学海》周刊、《小星星》周刊,在中学生群和小学低年级群中扮演鼓励阅读的角色。

之前说《星星》周刊出版告一段落,并非停刊,实际上报社重组资源,因《星星》和《小星星》都属小学生刊物,所以从明年开始,《星星》周刊会以《星星学堂》为名在星洲日报7个社区报出现,并分区域供小朋友投稿,这无形中是增加了小朋友投稿见报的机会。与此同时,也会走进全国各地更多学校,而非像过往般因地理因素而较集中在中马区。其实上,北马、南马和东海岸一带的小学生,也有很多需要受到关心,及提供参与的机会。

《学海》和《小星星》继续扮演本身的角色。这项调整,虽然增加了编辑们的工作量,但同时也增加了学生们与报刊接触的机会。我把《星星》周刊的这项转变形容为“完成阶段性任务,朝向另一个里程碑”,这是一种“升级的需要”。

我们甚至希望,《星星》周刊的内容调整并移入《星洲日报》主报后,当年小时阅读《星星》,可如今已初为人父人母者,可以和自己的小孩共读报章,不但回味自己学生时代,也陪伴小孩重尝自己有过的美好阅读经验。

推动阅读风气,鼓励社会各阶层多看书一直是星洲日报作为一家文化机构孜孜不倦努力的方向之一。除了在中小学里出版教育周刊外,在每天出版的副刊,我们的努力不曾停歇过。过往多年以来,副刊从阅读版,到每周定期加版出版〈悦读周报〉,甚至成立至今已经超过十万名粉丝的〈 悦读书房〉脸书,以及推动〈希望阅读〉计划,不断展开 鼓励阅读的活动,因为我们相信,透过阅读,能令我们的思维多开启一扇窗。同时我们也相信,小朋友培养了阅读习惯,等于拥有一把开启人生的钥匙──将来不管在自己的人生里碰到甚么难题,都可以在书中找到解答。

2020年,星洲日报也计划透过副刊更全面的推展阅读──把“读”字再度深入开拓,不但读书,也读人、读事、读地方,我们更希望把“阅读”提昇到“ 悦读”。日本是个人人手不释卷的国家, 马来西亚却是人人手不离机的国家──阅读这回事,在马来西亚像是越来越少众化。对国家的未来,这绝非好事。

不过我们相信,只要有人去挖掘出阅读的美好,给大家阅读的路上点一盏灯,会领略出阅读美好的还是大有人在的。

星洲日报正在规划著明年推出《全民阅读》版,这个版会结合文字与活动,把“阅读”推向另一个新层次去。〈活力副刊〉也把明年订定《全民阅读年》,在全年的内容计划中融入同时推动阅读的理念。

我们不懂这计划会得到怎样的回响,也无法肯定是不是一定受落,但副刊的精神一向来是“只要觉得有意义的,去做就对了”, 推动阅读,大概也是需要这样的态度的。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