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3/12/2019
【如意安详】较威士忌还凶/何国忠
作者: 何国忠

“谢谢你的Oct. 11的信和支票。其实你不应该这样急于还此400元。我借出的钱,从来不盼望收回,因为我知道我借出的钱总是‘一本万利’,永远有利息在人间的。”这是1957年10月15日胡适回给陈之藩的信中的一段话。

陈之藩说这是胡适给他最短的一信,却是使他最感动的一信。陈之藩《在春风里》写过多篇纪念胡适文章,这封短信收录在〈第四信:纪念适之先生之五〉。有启发性小故事不妨一提再提。陈之藩穷,就是买张火车票也有困难,何况到美国留学?只因为他对胡适说“我做梦也没有做到那儿去。”胡适就将一张支票寄给他。胡适助人一向都只做不说,也不要人记得他的恩惠。一句“永远有利息在人间的”,传达了惜才和慷慨兼有的智慧。

陈之藩常会写信给他心仪的人物。虽然他给胡适写信时常有“不必回我,因为我不吐不快”,但是胡适还是回了不少。处在多灾多难的年代,陈之藩的心路尽是乱丝,他向胡适提了不少问题。胡适的信是甘露,也是明灯,驱散了他内心中的孤单和困惑,陈之藩说“他的诚恳与和蔼,从每封信我都可以感觉到。所以我很爱给他写信,总是有话可谈;因为与我的同班,几乎无话可谈。”

胡适的学问和度量,仿若一棵可以依赖的大树,陈之藩对胡适毕恭毕敬,但是由于其文章的伤感笔调,胡适呵呵笑声的外貌中也沾染不少寂寞色彩。胡适比陈之藩早生34年,不少人谈过胡适与陈之藩的忘年之交。陈之藩保存了二人的来往信件,陈之藩写纪念胡适的文章时,将这些信公诸于读者。陈之藩提了不少二人见面时对话的内容,让我们再次见到胡适谦谦君子的形象,一幕又一幕,陈之藩将胡适总结成他有“诗人的怀抱和圣者的胸襟”。

中二时的华文课本收有〈失根的兰花〉,读后恻然。1985年我第一次到台湾,一口气将陈之藩的《旅美小简》、《在春风里》及《剑河倒影》买了下来。这3本书都不贵,也不厚,《在春风里》109页,其他两本不到100页。这3本书我读得非常仔细,在充满忧患的年代,陈之藩笔尖下花果飘零的处境让人动容。政治和文化认同之间的张力老是让人心里不踏实,我们一边读书,一边学习,内心和陈之藩一样有寄人篱下的悠悠之感。

胡适写给陈之藩的信的内容,不少是他在其他文章中讲过的道理,那是手写的年代,即便部分内容老调重谈,但是还是得花时间和精力。陈之藩在信后加了自己的看法,就变成了感性理性皆存的好散文。当胡适说他借出的钱总是“一本万利”时,陈之藩的感触是“在这样一位圣者的前面,我自然而然的感到自己的污浊。”陈之藩要告诉我们的是身教的可贵。胡适的信,陈之藩说“惹人眼泪的地方太多”。

陈之藩第一次给胡适写信是在1947年,1948年陈之藩就到台湾工作。胡适在1949年也告别中国。胡适寄支票给陈之藩是在1954年,那年胡适从美国到台湾开会,住了两个月,陈之藩去找过他。1956年陈之藩到美国念书时,二人在纽约见过好几次面。陈之藩在文章中没有提及胡适的财务状况,但是替胡适做口述自传的唐德刚说当时在美国的胡适,生活是相当清苦的。唐德刚在《胡适杂忆》中说“他的有限储蓄和少许的养老金,难以填补他那流亡寓公生活的无底深渊”。

晚年胡适爱写朱熹的“宁繁毋略,宁下毋高,宁近毋远,宁拙毋巧”送人,这句话境界好,我练字时写过无数次。陈之藩回忆有一次拜访胡适时,他正看朱熹作品。他对陈之藩说这是了不得的一句话,要陈之藩牢记。说完,即到房里给陈之藩倒了一杯酒,要他干杯。陈之藩说“这几句话对我的震撼力,较威士忌还凶,至今使我晕眩,使我震荡!”

当我在〈第四信:纪念适之先生之五〉重读这一段时,立刻拿起毛笔再抄一次朱熹的话。一个平常的晚上,晚餐时喝了一杯红酒,那是最近的习惯,随即遥想陈之藩心情,虽然喝的不是威士忌,也没有一口而尽,但是一笔一划,毕竟一样有酒精的余温。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