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6/12/2019
投票年龄降至18岁以后(四之三):培养理智有判断力青年选民‧公民教育课纲 完善吗?
作者: 刘存全、黄田恬

今年起,中三以下的学生,不再有机会上“道德教育”这门曾经是唯一的公民教育相关科目。
今年起,中三以下的学生,不再有机会上“道德教育”这门曾经是唯一的公民教育相关科目。

许多民众担忧18岁青年缺乏理智,不够成熟,无法担当投票的重责。究竟当前马来西亚中学教育是否能够在中学生在未来投下手中的一票时,做出理智而成熟的判断?为了迈向民主而成熟的公民社会,我国的中学需要怎样的公民教育?

中小学公民课恢复
“国民性”内容不明确 

随着投票年龄下降至18岁,下届大选即将投票的首投族,将是目前还在中学求学的青年。未步入社会的他们,缺乏对于政治与社会事务的理解。因此,中学的公民教育就成了为他们做足准备,当个理性选民的重要场合。

2017年起,中学标准课程纲要(KSSM)取代中学综合课程(KBSM),原有每周两小时的“公民教育与国民性”(Pendidikan Sivik dan Kewarganegaraan)从新课纲中消失,公民教育被纳入道德教育课与历史课中。

换言之,今年起中三以下的学生,不再有机会上这门曾经唯一的公民教育相关科目。

根据KSSM最新课纲,选民教育与国家宪法的内容未见于中一至中三所使用的新道德教育课本中。至于中四与中五的新课本,则还未能确定“国民性”(kewarganegaraan)的内容为何。

另一方面,马智礼自去年担任教育部长后,曾多次表示将着重推行公民教育。今年6月,教育部出台“2019年全国公民教育计划”,在中小学和学前教育增加每个月一小时的公民课,意味着2年前在KSSM下被消失的公民教育科目部分恢复了。以中学为例,学生将在每月第4周的国语、英语、伊斯兰教育、道德教育或历史课中,上一小时的公民课。

新纲要培养4价值观

根据教育部所颁布的课程纲要,新增的公民教育要培养学生四大价值观,即相亲相爱(kasih sayang)、互相尊重(hormat-menghormati)、负责任(bertanggungjawab)以及喜悦(kegembiraan)。

无论是教育部新增的四大价值观,或旧的道德教育课本所教导的公民性,是否有助于未来即将投票的首投族,增加对于国家政治与社会的了解呢?

江伟俊:社会参与部分弱

针对马智礼新推行的“2019年全国公民教育计划”,评论人江伟俊受访时批评:“希盟政府所推行的公民教育还是注重在个人道德的层面,这四大价值观更多是关于修身的层面,社会参与的部分还是比较弱。”

他指出,马来西亚政府多年来在推行公民教育的立场反复无常,数次废除后又推行,最终呈现的公民教育却与道德教育相似。江伟俊认为,这是因为公民教育所教导学生的批判思维,正是执政者所避忌的。

“当学生更了解社会的时候,他们对于政府的批判力度也会变强,使到政府在推行公民教育的时候往往多了一份保留。它(2019年全国公民教育计划)更像是道德教育。”

陈美萍:没培养公民批判能力

苏丹依德里斯教育大学道德、公民教育及品格发展系副教授陈美萍受访时则表示,不同的教育课纲,都展现国家所欲培养的并非具有批判能力的公民。

她剖析公民的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奉公守法的公民,不会贪污、不会对抗、不会破坏公物;第二种是社区参与的公民,会去主办社区活动,例如捐血运动、环保运动、gotong-royong;第三种则是具有批判能力的公民,会批判政府、去示威,属于公义导向的公民。”

她解释,现时校园里的道德教育课并不缺乏对公共议题的讨论,但讨论时往往要求学生守法和参与社区活动,不要求学生具有批判性。

“道德教育课并非全然不谈论公共议题,问题是它要培养什么样的公民?”

“以烟霾议题为例,道德教育课不会教导你烟霾问题来自油棕种植,而是教你要有社区互助精神,不要进行露天焚烧。”

培养好公民还是好人?

“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目的不一样,你究竟是要培养好公民,还是好人?”

努阿蒂卡:应设政治识读课

马来西亚国民大学民族学研究所高级讲师努阿蒂卡(Nur Atiqah)则建议,校园内应设有政治识读课,以教导学生成熟的政治观。

“政治识读课要教导未来选民政治理论、政治现实、政党之间的差异,认识政治,才能有意识地参与政治。学生需要学习认识政治。”

她认为,各族青年选民受家庭教育的影响,依循着自身族群投票倾向。因此,公民教育应教导学生具有批判性,以检视家庭教育的影响,避免基于族群因素而投票。

决定教学内容 考验教师能力

“2019年全国公民教育计划”才上路不到4个月,据教授该课程的教师透露,该计划并未制定完整课纲,学生是否能够借此接触社会议题,端看个别老师的教学意愿、知识储备与人文素养,也考验教师的思想开放程度。

吴苏菲在巴生的一所国中教授历史与英语课。她解释,该计划有制定全年教学大纲,唯教师可依据当中的四个教学主题自行决定教学内容。

“例如,‘爱’的主题下我可以教导爱动物、爱环境等主题……英语课比较自由,我也会教导学生课外知识,例如科技、媒体识读等等,以开拓学生视野。”

方靖涵:教师不习惯谈公共议题

另一名来自沙登国中的教师方靖涵则补充,在教师能自主决定教学内容的情况下,是否提供额外知识皆视乎老师的能力与意愿。

“这得看个别老师是否想要谈论这些议题,他们本身有什么见解?”

“不只是内容上的转变,也是文化上的转变。有些老师不习惯谈论公共议题,但公民课程要求他们要谈论,这就得看老师们是否有关注不同议题。”

其实拥有一定独立与自主性的,不仅是公民教育课的教师,其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有机会藉社会议题与学生交流,其政治立场、知识储备与教学方法等,也可能直接影响学生。

吴万祯:教师结合课文谈社会议题

今年高二的学生吴万祯来自坤成独中,他的学校没有特别教授公民教育课,这样的情况在本地华文独中并不少见。吴万祯表示,虽然学校没有公民教育科目,但通过有社会关怀的教师,他得以接触更多社会议题。他举例,地理老师便利用课内知识结合课外资讯,与学生分享许多本地议题,例如瓜拉格原住民集体逝世、东马人的身分认同和棕油种植问题等。

他说:“因为地理课有关联到,所以老师会谈到原住民福利和地位问题,让我们知道只有西马马来土著有特权,但是偏远地区的原住民土著没有特权,生活状况也差。”

询及老师是否会透露自身的政治立场时,他说:“老师没有立场,没有偏帮哪一个政党……老师提出问题,让我们去思考,但不会给我们结论。”

不可设立场谈论 难度高

努阿蒂卡受访时就表示,教导公民教育的教师的确面对两难:“这包涵了两个相互冲突的要求,一方面要求老师和学生谈论政治,另一方面老师也要避免自身的偏见和立场影响教学。这对老师的专业程度要求十分高。”

但她也提醒,国中老师面对许多挑战,例如公民课的教学节数少、时间短,每个月只有一堂课、每堂课只有一小时,使到老师难以与学生深入探讨议题。

●明日预告/探析中学教学现场怎么实践公民教育,也聆听青少年对教育与国家的期待与想象。

江伟俊认为,公民不应局限在个人修身与道德层面,而应着重社会参与的部分。
江伟俊认为,公民不应局限在个人修身与道德层面,而应着重社会参与的部分。
随着投票年龄下调,针对青年的中学公民教育更显重要。
随着投票年龄下调,针对青年的中学公民教育更显重要。
陈美萍指出,公民教育应与道德教育进行区分,其宗旨在于培养好公民,而非好人。
陈美萍指出,公民教育应与道德教育进行区分,其宗旨在于培养好公民,而非好人。
努阿蒂卡指公民教育实施的过程面对许多困难,包括节数少、时间短,难以深入探讨。
努阿蒂卡指公民教育实施的过程面对许多困难,包括节数少、时间短,难以深入探讨。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