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7/12/2019
【如意安详】陋巷/何国忠
作者: 何国忠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是《论语.雍也》孔子称赞颜回的一段话。小筐干粮,一瓢饭汤,对颜回来说,已经足够。颜回生活简朴,不受物欲干扰,也不会让外人的价值观念影响其心,他有自己面对世界的方法。他居陋巷,自得其乐。

随意看书,无意中读《论语》,确实是生活中安详的点缀。在忙于追求物质生活的时候,《论语.雍也》的这一段话可以让我们沉潜:想未来,想往事,想人生。

丰子恺有一篇散文写马一浮,题目直接叫〈陋巷〉。“我常怀疑那颓垣破壁的里面,也许隐居着今世的颜子。“果然让他有机会见到有颜回气质的马一浮。马一浮在丰子恺眼中思想高超,禅意绵绵。他十余年如一日,孑然一身地隐居在陋巷的老屋做学问。丰子恺说陋巷因此也灵气所钟。丰子恺写他看到马一浮时,想到自己“剪不断,理还乱”的丝,就有些无地自容。

我写完字以后,想到丰子恺的文章,但谈兴始终是颜回。颜回虽是孔子的学生,但二人心灵相通。住在陋巷的颜回确实与众不同。孔子有一次要子贡坦言和颜回相比谁较高明,作为师兄的子贡回答自己不如师弟。比较让我们吃惊的是孔子的回答:“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翻译成白话就是“我与你都比不上他。”《论语.先进》按照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分科记录了孔门优秀弟子名单,颜回名列德行榜榜首。

司马迁的《孔子世家》里记有这样一段故事: 孔子和学生被困于陈蔡,个个情绪低落,孔子先后和子路、子贡、颜回对话。子路、子贡信心都受影响,只有颜回处变不惊,能够将所学实践,冷静看风云变幻。颜回这么说:“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这些话铿锵有力,博大精深的学说不被天下当权者所用,那是当权者的耻辱,不是孔门耻辱。接下来的话更可看到颜回的见识:“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不是吗?不被天下接受又有何大碍?不被接受,更能显君子本色,君子本来就应该接受考验接受磨练的。然后我们看到孔子的笑容,这和孔子一向强调的求仁得仁是一致的。孔子难得开了玩笑,他说颜回若有钱,他愿意当颜回的家臣。

颜回除了好学让孔子欣慰,他的精神境界更让孔子觉得可贵:“不迁怒,不贰过。”这是孔子亲自告诉鲁哀公的话。自己受了委屈不会把怨火发到不相干的人身上,同样的错误不会犯第二次,这都是知易行难的事。

颜回非常尊敬孔子,“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孔子给颜回精神资源,丰富他的学养,除了引导他向前以外,又用礼节来约束其行为,使其方向不致偏颇。有一次遇到灾难,孔子以为颜回死了,但颜回告诉孔子,孔子若活,颜回不敢死。

只可惜颜回还是早死,孔子不只失去一名学生,也失去一名知己。颜回不像孔子其他学生一样积极于实际的政治改革,他一生不仕,即便和孔子周游天下,也只是陪在孔子身旁,并不愿意走在前线,对治国平天下的外王追求,颜回兴趣不大。我们看到的颜回,有更多不入世的倾向,他似乎更加偏重内圣的人生观和修为方式。《论语.公冶长》记有一次颜回与子路二人陪伴孔子时,孔子问了他们的志向。颜回的答案是“无伐善,无施劳”。他既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也不夸耀自己的功劳。既然想要平平淡淡的人生,就得依赖心性的修养了。

庄子对颜回着墨不少,庄子笔下的颜回沾染不少道家色彩。〈大宗师〉提了这么一段情节:颜回向孔子说他有进步了,他已忘记礼乐。孔子回答说很好,但还不够。不久颜回对孔子说他又自觉进步,已将仁义忘掉。孔子认为还是不够。几天以后颜回呈报孔子他进入坐忘阶段,当下忘我了。孔子眼睛一亮,要颜回解释。颜回的回答是:停用肢体,关闭耳目,忘去形体,扫去心智,与通行无阻的大道保持一致,这就是坐忘。

居住陋巷,不受物欲和名利困扰的颜回很合道家口味,庄子这一段故事直接将颜回说成是由儒入道的人。《论语》中的一个陋巷,扯入不少人生历练,丰子恺联想到佛学,庄子引我们进入道家。行走于中国文化之间,读儒读道读佛,出现的碰撞或和谐是让人长智慧的。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