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3/12/2019
【佳节买买买!01】佳节狂欢购物潮,你有买到失心疯吗?
作者: 白慧琪
5304PHK20191216211643162555.JPG


这个12月,你逢周末都在商场度过吗?抑或在12月12日那天网购“剁手”,现在正在拆包裹?12月又是年终,又是圣诞佳节,学校即将开学,转眼就是农历新年,再加上近年兴起的双十二购物日,这么多“天时”,商家当然抓紧机会搞促销,我们也沉浸消费氛围买了不少东西。

年末回顾,其实不只12月,我们一年到头都在被提醒消费。每个佳节、商家会员日、限时特价,都会有送礼、促销、不买白不买等理由,呼唤你买买买!

这又回到老问题,是过节所需而买,还是商家叫你买而买?“想要”和“需要”的道理听多了,但理性消费该多理性,疯狂购物有多疯狂?

还有几天就是圣诞节,你买好礼物了吗?公司同事、老同学、好朋友都趁佳节相聚,每一场聚会都要交换礼物、吃火鸡大餐,如此下来花费可不少呢。再早一点,10月31日的万圣节,大至公司派对,小至幼稚园都办化妆舞会蹭热,大人除了打扮自己,还要替孩子张罗。

“我小时候其实搞不懂情人节是什么,大概是中学在精品店打工那段时间,市场上才开始有情人节卡片。”广告公司创办人兼广播员陈峰记得,情人节商品一年比一年多,除了卡片还有礼物,市面上庆祝花样越搞越大。到他二十几岁时,也跟风带情人上餐厅享受浪漫约会,送上花朵和礼物庆祝情人节。现在,情人节期间,餐厅早被预约客满,套餐价格不尽便宜。

商业化并不专属于西方传统或宗教节日,华人传统节日如农历新年、端午、中秋、冬至等,过节的方式不也越来越丰富。就连清明节,市面上的商品也越来越多样化。

一些佳节消费确实是被创造出来的。陈峰不讳言,广告在当中强化了两种效果:一是加强佳节文化,改变消费者观念;二是从无到有建立新消费习惯。比如,几十年前的中秋节是自己买些月饼,现在不买月饼送礼好像哪里怪怪的,对不起那些对你用心的人。

虽然商业味道浓厚,但陈峰也反问,如果没有商业营造,这些节日的气氛从何而来?“佳节消费其实也带动了经济,过节有种庆祝氛围,气氛好很多,收到礼物的人也很开心。”

陈峰:商家趁佳节创造商机的巧思往往是“让我帮你包办”。
陈峰:商家趁佳节创造商机的巧思往往是“让我帮你包办”。


消费取代不了情感

既促进经济又带动气氛,在华人社会里最好的例子莫过于农历新年。农历新年本来就是华人传统节日,但经过商业熏陶,庆祝的时间越拉越长,商家老早就开始呼吁人们消费。你看,明年农历新年落在1月25日,现在圣诞节还没过,年货已经上市了,街上已经响起“恭喜恭喜恭喜你”。

陈峰服务的广播电台最近推出新年贺岁专辑,一众广播员在推介礼上捞鱼生。他笑说,“以前酒楼到年初七开市鱼生才上市,现在新年前就能开始捞鱼生了。”

商家趁佳节创造商机的巧思是“让我帮你包办”。年饼不用自己烘,买就有了,鱼生、年糕、月饼、粽子、汤圆、情人节烛光晚餐、圣诞节火鸡大餐等同理可证,就连大扫除都可聘请钟点女佣操办。

陈峰记得,小时候农历新年前一两个星期,家里开始打扫屋子,妈妈交代不用了的东西统统清走。放学回到家,一进屋满是炭烧味,妈妈已开炉分批烘年饼。就算过去在家自己动手做,也还是有贡献经济的,面粉、鸡蛋、牛油等原材料买一买也不少。

过年也不是妈妈一人在忙,兄弟姐妹加入帮手,这颗饼你捏的,那个形状我整的,和乐融融。“我在读广告设计那几年,家里的新年布置搞很大。亲戚朋友来看到就问‘谁做的啊?’那种感觉很开心、骄傲。”

你看到什么是消费买不到的吗?是筹备过节的参与感、成就感、满足感……在这个资本社会,工作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只好靠消费协助置办佳节,牺牲掉过程中的情感联系,真是两难。

谁来突破瓶颈?陈峰建议,如果小孩还小,家长可以抽出时间带动小孩一起动手做年饼、布置家里。“这种幸福感只有这个家庭能感受得到,花钱也买不到。”

陈峰反问,如果没有商业营造,这些节日的气氛从何而来?
陈峰反问,如果没有商业营造,这些节日的气氛从何而来?
陈峰记得,中学打工时,情人节礼品的角落一年比一年扩充,男生必备礼物和花。
陈峰记得,中学打工时,情人节礼品的角落一年比一年扩充,男生必备礼物和花。


广告行销,为商品注入情感

也因此,佳节行销往往为商品注入“爱”的情感,陈峰接过的案子如食用油、酱料,广告企划都主打消费者在农历新年期间购买这些原材料回家烹煮,不要外食,要一家团圆。通常商家都会认同这样的行销方向,同时塑造产品良好形象。

当然,一招不能打天下,如果是中餐楼广告,总不能号召消费者在家吃团圆饭。这时广告往往改变策略,“每年在家自己准备团圆饭,不如停一年吧,来尝试不同感受的新年”,或者“新年不必自己下厨,腾出时间让自己享受其他事物”。

乍看之下,做广告根本就在见风使舵嘛。陈峰也不否认,做广告永远都在为商家找一个可以行销的角度或点。“这当中没有对错,如果商家不认同我们的点子那就得改,不能推卸不做,否则是广告公司不专业。除非商家推销的信息是不道德,会对社会造成很大伤害的,我们就不能做。”

陈峰认为,在商业世界,商家透过各种行销促使消费者掏腰包在所难免。每个企业单位都在把利润最大化,只要没有触犯法律道德,不做道德败坏的事,是可以被接受的。

“商业化一直叫你消费,不过放心,永远会有另一把声音开始叫你冷静。”陈峰相信社会上有种自然循环,当佳节消费不断扩充,差不多到了一个阶段就会有另一把声音来平衡。又好比从前学校规定不能讲方言,讲方言的学生会被惩罚,久而久之认为讲方言是不对的。现在好了,年轻一代都不会说方言,就有一把声音高喊复兴方言了。

其实,我们或多或少早就意识到一些庆祝佳节的消费习惯是被制造出来的,不是吗?

陈峰觉得,欢庆佳节没什么不妥。圣诞节大家都很开心,就算不是教徒也觉得很温馨,人们被圣诞气氛包围,做父母的细心为孩子准备礼物……过去,马来人开始效仿华人在开斋节发青包、送礼篮。“文化都是从无到有,在某个时候慢慢建立起来的,我们不需过度否定。”

“但是,至少要理解节日背后的意义。”陈峰又不免说起农历新年,所谓的团圆是人在心不在神不在,只是来吃顿饭,吃完了就躲在一旁按手机吗?应该是要一面吃一面聊,保持团聚的精神嘛。

商业世界里,商家不能担当销售额下跌,会一直想办法推销,推出各种促销再创商机。
商业世界里,商家不能担当销售额下跌,会一直想办法推销,推出各种促销再创商机。
佳节、促销气氛浓烈的12月,你逢周末都在商场度过吗?
佳节、促销气氛浓烈的12月,你逢周末都在商场度过吗?


行销,勾住你的心

陈峰直言,节日被炒作成加强消费的商业活动,这个现象会越来越强。“你问我是不是好事?只能说这是商业世界必走的路。”很多商家不能承受销售额下跌,只好一直想办法推销,就算没有大节日,也会推出“会员日促销”、“季度促销”、“清仓大促销”等。商业世界里,商机如此不断创造再创造。

广告是包装,配上动之以情的故事,说服消费者为什么需要购买,尤其当一些产品的本质好处已经推销到一再重复,又出现同类产品竞争者,广告策略就会采取勾动消费者的另一种情绪。

他举出过去颇受欢迎且成功的案例,在2003年非典型肺炎沙斯(SARS)肆虐期间打的食用油广告。故事是年轻妈妈到店铺买维他命丸、鱼肝油等保健产品,又问老板还有什么能增强免疫力的东西。老板拿出一瓶某牌子的食用油,说孩子不能总是外食,用营养丰富的食用油在家自己煮,才能替孩子健康把关。

“那时候很多广播听众说‘你们很衰啊!’因为这种感受从情绪切入,当妈妈的感受会很强。”

近年来令人为之疯狂的双十一购物节,已经延伸出双九、双十和双十二。在这期间,周遭亲朋好友都把物品放进网络购物车,一过午夜立刻下单结账。陈峰解释为羊群效应,看准人们怕输的心态,别人买我也要买。“就好像有两间餐厅,我们通常会选择排队那间。”

“就算我们在这篇报道点破了其中的商业手段,人类的行为还是一样的。”陈峰说,一个人带头,其他人跟随,世界上才有潮流,前一阵子风靡全马的台湾奶茶就是显著例子。

现在,只要架支手机开直播,都可以推销贩卖东西,甚至不必花钱打广告。陈峰认为,这种方式确实适合小本生意,若将来要扩充企业,可能力有未逮。然而,无可否认的是,“在商业世界中,行销本就有无限可能,只是进入网络时代后被激化,当中变幻走快了许多。”

农历新年是华人最重要的节日,商家把握商机推出各类商品,围绕送礼、团员、祝福等元素。
农历新年是华人最重要的节日,商家把握商机推出各类商品,围绕送礼、团员、祝福等元素。

摄影:本报 冯依健、林毅钲、苏思旗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