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3/12/2019
杨丽琴.我那些学爪夷文的同学
作者: 杨丽琴

我有一些华裔中学同学是国小出身,有者会读写简单的中文,有者完全不会。

部分不会中文的同学会读写爪夷文。原来,她们就读的国小有提供母语课供选修。巫裔同学须强制性学爪夷文,华、印裔同学则可选修爪夷文、华文或淡米尔文。

想当然尔,华人理应选修华文。然而,在八、九十年代,中国仍未崛起。在很多人眼中,中文没有价值,无需浪费时间学。

尤其是自小在家说英语的同学,更无母语情结,宁愿学爪夷文,也不愿意学中文。据说,学爪夷文比中文容易,也容易拿分。

当时,谁也没想到,中国在几十年内崛起。要攫取中国商机,懂得中文绝对具优势。当年放弃母语课的同学,有些如今还酝酿要把孩子送入华小。

爪夷文书法课题越烧越烈时,我想起了这些同学。如果让她们现在做选择,会让孩子学习爪夷文吗?

当教育部把球踢给家长,要他们定夺是否同意在华小介绍爪夷文书法时,家长必有两极化的反应。

第一类家长会抗拒到底,觉得爪夷文没有实用价值,无需浪费时间和版位“介绍”。

有者站在维护华教立场,担心华小会打开缺口,日后变质。

第二类家长觉得无所谓,几页课文罢了,影响不大。尤其是一些曾学习过爪夷文的人,会觉得反对者小题大做。平心而论,不少学过爪夷文者也确实没被“爪夷文化”。

第三类家长比较中立。他们认为,历史课本也有展示其他外文,如古埃及文。如果抱持只是扩展知识的想法,问题应该不大。

而且,不少华裔生在国中和大学选修伊斯兰历史和文明史,并没有因此成了穆斯林。

不过,他们也理解华教团体的担忧并非毫无根据。小学生毕竟是一张白纸,更易受影响。

不晓得林冠英和张念群是哪一类家长,但他们应该会毫不犹豫地签署同意书。其他同一个体系的政治人物,则不知有没有勇气,或能不能对爪夷文说“不”。

或许,他们可以归类为第四类家长:因为政治理念或支持的政党,而产生不同立场。

由此可见,华教团体担忧爪夷文课题会“撕裂华小和谐”非杞人忧天,因家长背景形形色色,立场各异。最终或因结果不是自己想要的,而吵得面红耳赤。

最釜底抽薪的做法,自然是让几页课文“消失”,或安排在课外活动选修。但现在才探讨“消失”,或会引起友族不满(惟没明确数据显示,有多少友族介意华、印小有无“介绍”爪夷文)。

这个问题本来并不复杂,许多政策都可U转(如废死),爪夷文书法为何不能?不管U转或暂缓执行,并不代表向任何一方“妥协”,只是表示多方观点有差异,需时沟通、磨合。

而在沟通时期,不宜用措词强烈的字眼,如媒体“炒作”、华教团体“喊打喊杀”、“讨论关华校”等,否则犹如火上加油。

学习语文确实不应太“功利主义”。语文的价值本会随着时间转变。大学时期,很多同学倾向选修日语,少数人选修冷门的韩语。多年后,韩流崛起,这少数人反而得益了。

惟如今在多方各执一词下,小学生肯定会受家长影响。最终学校有没有教授爪夷文,意义已不大了,因为学生已持抗拒心态。

就如我当年那些同学,主要是受家长灌输“中文无用”的观念,才会弃中文转学爪夷文。如果强迫她们学习中文,只怕学得不情不愿。

当前这种僵局,短期无法解套。只有期待各方放下歧见,秉持客观态度,避免风波越闹越大。

也希望当局深切反思:值不值得为了3页学生可能已无心触碰的爪夷文,付出社会撕裂的代价?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