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1/02/2018
郑靖翎:善事不一定指金钱‧“简单慰问已是大功德”
郑靖翎(中)在众人的搀扶下蹒跚离场。左一为陈庆华;右二为萧依钊。(图:星洲日报)

(吉隆坡31日讯)两年前被诊断患上乳腺癌末期的“天使义工”郑靖翎在积极对抗癌症病魔的情况下,仍心心念念著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不幸人士,她除了在较早前签署捐赠大体同意书,今日也捐出6万令吉储蓄,以让更多社会人士受惠于此慈悲大爱的精神。

目前在吉隆坡中央医院接受治疗的郑靖翎,今日在注射了吗啡的情况下出席“无语良师的祝福——天使义工郑靖翎捐赠仪式”。

她说,她在患病后体力大不如前,由于不能继续以义工身份照顾他人而愧对“天使义工”4字,因此希望透过捐款行善,以让受惠的慈善团体帮助更多人。

“所谓的善事不一定指金钱,或者需要做丰功伟绩的大德。虽然现在有很多欺骗案,利用他人的善心行骗,但是只要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抽一两分钟扶老人过马路,或是简单的慰问与关心,就已经是很大的功德了。”

郑靖翎(中)捐款5000令吉予星洲日报基金会。左为林振全;右为萧依钊。(图:星洲日报)

捐给6曾施予援手单位

郑靖翎将6万令吉储蓄捐给6个曾经对她施予援手的单位,分别是星洲日报基金会(5000令吉)、甘露亭净善福利中心(5000令吉)、佛光山医药基金(5000令吉)、祝福文化基金会(5000令吉)、无语良师学院(1万令吉)及净愿慈怀中心(3万令吉)。

这其中的3万令吉是她的公积金储蓄,另3万令吉则是她在新加坡工作时,老板所给予的1万新币慰问金。

从小就是孤儿的郑靖翎特别解释给予星洲日报基金会的捐款,她忆起2016年,在新加坡工作及被诊断患上癌症返马治疗的困境时说:“我回到吉隆坡第一天就必须即刻进入中央医院,但是没有任何马币在身。”

她说,原本私下向监护人,即甘露亭净善福利中心副主席陈添发借钱,以支付医药费,但是后者为了让她在马大医院接受更好的治疗与电疗,便寻求星洲日报基金会的帮助。

“所以我对Uncle Tan(陈添发)与星洲日报基金会有着一份感恩和亏欠的心,虽然这笔捐款远远不止他们所帮助我的,但是我的储蓄也不多。

她说,由于曾在中央医院担任义工,而获得医药费减免,因此如今已能用自身储蓄承担中央医院的医药费。

郑靖翎(中间坐者)除了较早前签署捐赠遗体同意书外,也捐款1万令吉予无语良师学院。前排左七为陈庆华;后排右五为萧依钊。(图:星洲日报)

萧依钊:靖翎盼助更多人

星洲日报基金会董事兼义务执行长萧依钊指出,主治医生原本预计郑靖翎只有1年半至2年的存活期,但是在接受安宁疗护后,至今已存活超过两年。

“她从小就是孤儿,由养父母抚养长大,18岁投入社会后便开始做义工。当时为了年迈养父母的医药费而到新加坡工作,直到2016年初被诊断出患上乳腺癌末期才返回大马医病。”

“由于养父母都过世,她回到大马无家可归,所幸能住在净愿关怀中心。尽管有病在身,备受病魔折磨,她还是常常照顾中心的其他病人。”

萧依钊说,如今癌细胞已扩散至郑靖翎全身,并侵蚀至大腿及骨盆。

“她告诉我,现在已经不能身体力行帮助别人,因此希望捐款帮助慈善机构,以让他们帮助更多的人。”

她说,郑靖翎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包括海鸥集团创办人兼主席陈凯希,后者透过陈凯希基金捐款4万令吉予净愿慈怀中心。

星洲基金会捐无语良师学院30万

同时,星洲日报基金会也捐款30万令吉予无语良师学院。

出席者包括无语良师学院院长兼创办人陈庆华医生、星洲日报基金会助理执行长林振全、净愿慈怀之家负责人刘水星、甘露亭净善福利中心副主席陈添发、海鸥基金信托人谢爱萍博士、蒲公英合唱团导师林颖茜及林颖芷。

陈庆华:培养仁医同理心

无语良师学院主席兼创办人陈庆华医生指出,医学生能透过无语良师计划,在大体上进行最接近活体的医疗培训与解剖手术训练,同时也透过博雅教育,培养作为一名仁医对病人的同理心。

“就如今日,我们邀请多所大学的医学生前来见证郑靖翎的捐赠仪式,这能让学生更加认识到人文的重要,从而培养感恩与同理心。

“他们可以认识和接触到真正的病人,感受到病人对医生的期待,从而成为一名良医,成为更重要的仁医。”

陈庆华也说,该院将把星洲日报基金会共30万令吉的捐款用来购买训练中心的冷气设备,以让学生在模拟手术室里进行训练。

训练中心完成50%

他说,这座位于孝恩馆二楼的训练中心目前已完成50%,预计能在今年底完工,惟仍缺100万令吉经费。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