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优活

|
发布: 9:00am 10/01/2020

【爱长在】第四堂课/自杀防治:“其实,我想活著”

作者: 报道/摄影:本刊特约 李秀华

报道/摄影:本刊特约 李秀华

ADVERTISEMENT

主讲:新纪元大学学院辅导与咨商心理学系兼任讲师 李雪妮

主题:第四堂:自杀防治:『其实,我想活著』

地点:加影新纪元大学学院

————

01 自杀是15至29岁人群的第二大死因,每个自杀死亡者会影响6至8人,而自杀企图者比自杀死亡者高出10至20倍。基于人们认为自杀是羞耻的行为,所以实际数据很可能比统计的还要高。

02 儿童的自杀念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们有完成自杀的能力。有些孩子情绪太激动就会做出自杀行为,原因可能是为了引起注意力,但却因为无法控制力气而“意外完成自杀”。

03 从自杀念头、自杀计划与企图自杀的阶段,至今依然无法求证整个过程会经过多长时间才执行;冲动型的会马上进行,忧郁者的拖延时间则比较长。

04 倘若不以是非黑白对错来审判自杀,更能了解自杀的真相。

05 研究显示60%自杀者在口头表示想死时遭到忽略,因此,当听到身旁的人说出此念头,须给予关注。

06 自杀是有预警的,大部分自杀行为在发生前就已发出求助信号。也有些自杀在发生前没有任何信号,尽管如此,了解自杀信号且留意这些信号很重要。

07 最直接的线索是说出“我想死”,然而有些孩子不想让父母担心,偶尔会说“我所有问题马上就要结束了”“没有我,这世界会更好”“我再也受不了了”“我的生活没有意义”“你以后不必担心我了”……这些都是不容易被发现的间接线索 。

08 扛太多责任,一直认为“我还可以”的人,往往,压死骆驼最后的一根稻草在旁人眼里是微不足道的自杀成因。然而,自杀并非由单一因素造成,自杀是复杂的行为,它由许多原因造成。

09 保护因子可减少自杀的危险。 保护因子可加强人的复原力(Resilience),并借以对抗危险因子。保护因子包括个人需要具求助意愿、主动寻找精神支持或宗教信仰;健康照护层面需建立合适的医疗服务;社会文化层面要建立安全与稳定的生活环境、与家庭或社团成员有高度人际连结、亲友给予温暖、支持与接纳等。

10 危险因子在个人层面包括重大疾病、家族自杀史、精神疾病、家暴、性侵或其他创伤经验;环境层面包括经济困难、模仿效应;社会文化层面由缺乏社会支持、宗教文化影响、媒体渲染、污名化等。

11 谈自杀不会促使自杀,反而有助于消除自杀想法;不谈,不代表自杀想法会消失,关键在于如何谈。

12 当一个人有情绪时无法听他人说道理;“听”这个字,教会我们——“耳朵” 是“王道”,“十分”专注,一颗“心”。最有效的方法,是你愿意静下心来,全心全意、不带批判的倾听。

13 当有人告诉你他想自杀时,先了解与确保对方的人身安全:

.身边是否有人陪伴?

.远离危险物品

.切勿站在危险的地方

.询问对方自杀念头1~10分,目前是几分?

.询问对象现在想做些什么?

14 虽然彼此口头承诺“不要把我的情况告诉其他人”,然而,当你觉察到对方的自杀风险上升,通常必须采取限制干预措施及强制住院治疗。毕竟,保住生命比很可能会造成反目成仇更重要。

15 自杀的人并非真的想死!大部分自杀者都处在矛盾当挣扎于想死与求生之间。 更多的自杀者想要解决的是痛苦而不是生命。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