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星云

|
发布: 7:00pm 13/03/2020

【全民阅读】我的书店时光 PART 2 : 现代篇

ADVERTISEMENT

纪伊国屋书店
纪伊国屋书店

张启川(柔佛拉美士人)#纪伊国屋书店

吉隆坡的城中城购物中心有一间规模庞大的日本连锁书店。书店的设计精美高尚,藏书包罗万象,当中包含各类中英文书籍,涉及的领域包罗万有,那就是纪伊国屋书店。

除了售卖书籍,书店也花了许多心思来推广阅读以外的志趣。例如备好文房四宝给顾客尝试写书法,如今电子产品横行无阻,人们已经开始遗弃这类传统的书写方式,书店的用心推广值得被肯定。

对喜爱英文书籍的嗜读者,纪伊国屋就如人间天堂。店里的英文藏书量在大马首屈一指,各类冷门英文书刊俱能在这边购买得到;若门市里没货,你还能要求客户部门帮忙订购。笔者在这里订购了美国已故殿堂级影评家Roger Ebert的《Great Movies》影评系列,他是美国第一位得到普立兹奖的影评家,罗杰热爱电影,就算在病床上也笔耕不辍,一直到他逝世为止。

大众书局
大众书局

余丽兰(霹雳州大众书局经理)#大众书局

我因为爱书而进入大众,与大众的缘分始于1990年。当时我仍然担任槟州华人大会堂图书馆主任,因某次书展而与大众结缘。

因这书展,让我认识了现任大众书局执董林利娥,见证了她的魅力领导团队。虽面对种种突发状况,但书展成功地举行。

1991年中,我被邀请加入大众集团,在槟城上班。大众草创的年代,一切行销活动皆由店长及主管提呈构思,经过总行执董点头就执行了。为了深耕中文部,扩大中文书的市场,我便着手和媒体合作,介绍每月新书,撰写书评等等。

经营一家书店并不简单,必须不断地阅读新书出版信息,阅读书评书介,了解市场,并经常开展图书促销活动,才能把中文书经营得好。

1993年,大众集团的拓展列车开到了我的故乡——怡保,设立在休罗街海鸥中药中心的楼上。由于地理位置欠佳,硬体设备问题,大众惨澹经营了一年,业绩始终无法提升,眼看大众就得消失在文化沙漠了。

1994年杪,我就回到家乡任职店长,接管这间门市,当时林董慎重交托这间门市,临行前对我勉励一番,她的勉励成了我奋斗的座右铭,我绝不能让大众这块店招消失。

我凭着书香传承理念,在群策群力及认真跨步下,我们凭着不懈的努力,在怡保举办了多场书展,以弥补怡保大众书店空间狭小,中文书品种少的缺憾。

经过25年的艰苦奋斗后,让大众书局鲜明的旗帜竖立于山城。回首来时路,感恩各界以及媒体的协助,拨出宝贵版位提供大众报导新书讯息,非常庆幸地大众终于根扎在怡保。

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书店的处境是艰难的;书店的转型,是无法避免的趋势。

而且随着网购的崛起,实体书店能撑得过这“严寒”的考验吗?

庆幸地近期在网上崛起了一些阅读群,让阅读风气能够延续下去。

期待大家在他们带领下,让阅读得以延续,让书可以再绽放新光芒。

怡保学乐书苑
怡保学乐书苑

廖文烈(越读者版主,怡保人)#怡保学乐书苑

怡保,乃一文化沙漠。敢在沙漠种树,需要非凡的胆识与魄力。感恩有你,学乐书苑。

第一次与学乐书苑邂逅,是在2005年的巴金研讨会,研讨会主讲者是马华作家碧澄。与会作家有驼铃、章钦、大马华人文化协会的马燕图先生等等。因这场活动,我认识了学乐书苑。

学乐书苑曾经搬迁过一次,旧址稍嫌偏远。而现址则在市中心。搬迁过后的学乐犹如浴火重生,店里头有许多诸如汗青堂、理想国、甲骨文系列。

自此以后,学乐书苑是我每个月必来之地。也因为买书而认识了老板廖永立兄。廖老板对于推动文化事业可说是不遗余力,在学乐举办了多场文艺活动,包括前几年的新春大蠹鱼书展、霸罗书节,同时也邀请多位文化界人士来开讲。

值得一提的是学乐的楼上是小绿洲图书馆,学乐是免费让它进驻在里头。

2020年,期待学乐书苑能够继续的壮大成长,成为马来西亚首屈一指的独立书店。

大将书行
大将书行

黄汉威(大将书行店长)#大将书行

在踏入书店业之前,以为在书店工作就是整理打扫、整理书架、服务顾客,然后其余时间就是看书。

开始在书店工作后,发现还要写报告、开会、出门见客户、办活动、管人事、点货补货进出货等等……

看书时间呢?怎么感觉跟以前的工作差不多一样,只是背景换成书店?

在书店工作,还是遇到了很多很多开心的事。

看书就像跟作者的对话,感觉很靠近,却是很遥远的。自己不住在城市,与作家见面,完全没想过会有这样的机会。意外的,在书店工作后,第一次亲眼见到作者的时候,真想尖叫啊!一直以为不太可能见到的作家,突然就出现在眼前,那兴奋感,可想而知。身为书店店员,当然不能失态啊。就算见到作家来逛书店,也得压抑着心中的“小粉丝”冲动,保持专业。

也很有幸的可以遇到读者顾客,从他们那里听到不少阅读某本书的分享。书店的书虽多,但书种永远都只是冰山一角。每个人都有独特的阅读习惯,所以很多时候都可以听到很多惊喜。而且,大多都很愿意分享。

期望着有一天,大马的书店会是蓬勃,而且多元的!

槟城Areca书局
槟城Areca书局

王婷婷(槟城人)# 槟城Areca书局

作为1786年被开端口的地区,要了解槟城不是一件难事,Areca书局,无疑为这个东方花园增添更为浓厚、本土的人文价值。

在参观孙中山槟城基地纪念馆后的那个傍晚,转角走到Areca书局,书局占地虽不大,不过却汇集了许多与槟城历史、文化有关的书籍。再者,Areca的书籍以英文源流居多,也不乏中文书籍,以期还原更为完整、全面的槟城面貌。

Areca与商业书局不同,并不以流行读物或是参考书作为卖点;也与吉隆坡的中文书局或是朝国际路线发展的英文书局有差异,聚焦于在地研究。因此,无论是有关槟城早期的历史、峇峇娘惹的讨论、汇集伍连德医生的相关书籍、孙中山在槟城的事迹、槟城路名的考究、木蔻山的历史等,一切都和这片土地共同呼吸。

文运书坊
文运书坊

何启才博士(马大中文系讲师,吉隆坡人)# 文运书坊

我在大学时期的许多阅读经验,一大部分可说是来自“文运”。而书店老板张永新先生的大名鼎鼎,似乎成了各种社会运动的代言人。张老板少年时因为群众运动而被扣留。扣留期间积极学习马来文,没想到马来文却成为他被获释后的谋生技能之一。他当过鱼贩和马来文老师,最后在友好的支持和资助下,办起了书店和出版社。

他以“文运”为宗旨,认为要改变社会的各种问题,必须先推动和发展文化(即gerak budaya之意)。此外,“文运”也积极开拓其学术研究的面相,同时成立了“策略信息研究中心”(SIRD),并以此标志出版了一系列图书。不得不提的是,“文运”并不是单元的书店或出版社,它是一家象征多元和强调跨族群的书店。

本科毕业后,我在“文运”工作和学习了近两年。我的杂学技能几乎都是从“文运”训练出来的。后来,因进修之故我选择离开“文运”。不过,这只是工作上的离开,因为我在附近进修,住处也不算远,因此“文运”还是成为我不时必到之处。

约在2015年,“文运”购置了旧址附近的空地,重新打造了一家集多功能空间于一体的地方。如今的“文运”已经是颇有规模的书店和出版社,也崛起成为大马重要的图书批发和销售中心。如果真要介绍这家书店的话,我应该会不假思索地说:“这是一家具有灵魂和使命感的书店!”

亚庇树上书屋
亚庇树上书屋

黄惠晴(教师,亚庇人)#亚庇树上书屋

在东马沙巴,书店少之又少,能独立生存的不多,除了大众之外,我只知道树上书屋。

因为越读者,我才踏进这书屋,第一次去就吃闭门羹,原来书屋是下午才营业的。

后来终于了造访书屋。在那会友成了我的习惯。书屋里书籍种类繁多,是读者的一座宝藏。

我也在那搜罗了一些好书。

书屋里头灯光暖暖的,播放的音乐是让人感觉放松的,午后在那喝杯咖啡,吃块蛋糕,翻看书本,心情就会好起来。对我来说,来书屋就如同来到他们家,感觉很舒服。

杨慧琪(越读者版主,雪州人)#城邦阅读花园

多年前搬到吉隆坡居住时,最让我喜出望外的,就是家附近有一间书店。在钢骨水泥的城市里,推开门,一踏入书店,全然是另一幅光景──柔和的灯光,轻柔的音乐, 亲切友善的店员,排列整齐的书籍,这画面是多么的疗愈,简直就是爱书之人的天堂呀!

城邦书局除了可以找到各类书籍,还会举办不同的活动让爱书之人参加。例如推荐好书活动, 跨年倒数活动,书籍分享会,二手书集活动等等。其中我最喜欢逛二手书集活动,规模虽然不大,可是每每都可以找到一些“宝藏”,过程可谓乐趣无穷呢!

除了购买书籍和参加活动,城邦书局也成了我和书友的聚集、分享交流好作品的地方。现在每逢周末城邦书局里还会售卖手冲咖啡,让书虫们可以坐下来,翻看好书的同时,享受一杯浓郁的咖啡。

吉隆坡学林书局
吉隆坡学林书局

甘汉光(越读者版主,怡保人)#吉隆坡学林书局

每一年都会造访学林书局数次,很喜欢这间书局的环境,顾客往往可以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找到一些很特别的书,像我曾在一个很高的书架上,挖到一套《西蒙波娃回忆录》,也曾在一堆书的最底层,抽出《天安门诗抄》与《裴多菲诗选》,我也在一个很隐密的角落,发现一整套的“撒旦文丛”(西方情色文学)。在学林书局,这种漫无目的的浏览但总会挖到宝的感觉,真的很过瘾。这间由谢满昌先生创立于1993年的学林书局,在吉隆坡閙市中仿佛是一块中文爱书人的桃花源。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