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读家

|
发布: 3:56pm 23/03/2020

潘舜怡/视觉南洋

作者: 潘舜怡

“在美术方面,50年代初期是新马争取独立自治声势最激烈动荡的时期,木刻版重新茁壮成长……50年代后期,因为受到现代艺术的冲击,出现了不少抽象表现主义之绘画……艺术家加入创作本地色彩的行列,企图创造一种富有地方色彩风格的努力和对南洋风物认识的觉醒要求,可以说是非常积极的因素。”

——锺瑜《马来西亚华人美术史1900-1965》

ADVERTISEMENT

纵观马华文学史的近百年谱系,即可发现自20世纪初以来,学界所关注的议题总离不开“南来”离散华人群体与南洋本土于政经文教之间交织的驳杂关系。而当中的几个核心探讨要点,便包含了华人的“身分认同”转向时期与“他者文化”融合过程中所生发的一系列问题——如何看待“中国性”与“南洋性”、“华侨”与“公民”;于马来亚独立前后时期思考如何创造属于“南洋式”或“马来亚式”的“本土”华人文艺等。

华人美术界,谈论者不多

有关马华文学部分的讨论,自方修的《马华新文学大系》面世以来,已掀起一股论述浪潮,尤其是写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的派系角力与相互辩证。有趣的是,诸如此类关于“何为马华文艺”、“马华文艺为何”的叩问,除了马华文学,也延烧至其他文艺领域如华人美术界,但切入讨论的论者并不多,锺瑜则是其中一人。

锺瑜的《马来西亚华人美术史1900-1965》由正山国际设计艺术集团、马来西亚艺术学院东方艺术研究中心于1999年出版,从社会学研究角度出发,探讨从1900-1965年时期新马华人在政治意识转变之下,其相应的新马本土华人的美术发展历程。由于此书前身为锺瑜的博士论文,因而其考察的内容架构与章节的分布具有鲜明的学术逻辑铺陈——全书分为数个考察时段,就华人离散潮时期(1900-1925)、日据前后时期(1900-1945)、“马来化”时期(1946-1965)来探究华人“南洋美术”从“侨民思想”至马来亚本土在地化的创作思潮的转变。其研究对象涵括了南洋华人的美术教育、美术社团、美术刊物及美术活动,企图透过南洋华人美术“史”的脉络勾勒马华美术的20世纪初中期版图。

用图像追溯南洋华人移民

就此书整体而言,锺瑜所讨论的面向多着重南洋华人美术“外部”与社会的链接发展。透过作者的发现,她提醒我们新马南洋画作于马来亚独立前后时期,也经历了“地方色彩”、“风物”之捕捉的题材考究,这也是南洋美术界思考“艺术为人民服务”抑或“艺术为艺术”的关键时期。或许,若相较于马华文学中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文字书写”之间较量,在南洋艺术史里,“视觉性”的图像表达也是另一条不能错过、用以追溯南洋华人移民文化史的重要途径。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