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栏

|

昔日专栏

|

午夜踱步

|
发布: 8:30pm 03/04/2020

郑锦华/​今年清明扫墓吗?

作者: 郑锦华

清明节扫墓是华人传统重要的祭祀活动。
清明节扫墓是华人传统重要的祭祀活动。

ADVERTISEMENT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也是追怀祖先、墓前祭祖的日子。

墓前祭祖称为扫墓、墓祭、扫拜,起源甚早。《周礼‧春官‧冢人》记载:“凡祭墓,为尸。”“尸”指的是“神主”,可见在西周时期就有祭墓的习俗。

北宋学者邵伯温在《闻见录》中提到:“汉光武初继大业,诸将出征,有乡里者,令拜扫以为荣。”说明东汉光武帝刘秀以孝立国,提倡扫墓。来到唐代,扫墓之风从朝官到百姓极为盛行,并且把扫墓定在寒食节。

实际上,从《唐六典‧假宁令》称古人放假:“寒食通清明四日”,就是寒食加清明放4天假期,可见古代人常把寒食和清明并作一起来谈。虽然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但是就墓祭而言,因为寒食节的禁火习俗与扫墓焚化纸钱的习俗产生矛盾,扫墓的日子逐渐被移后到清明。到了宋朝,人们对清明节的重视,逐渐取代寒食节,也成了现代人在清明节扫墓祭祖的重要因素。

古代礼俗,墓祭为吉礼,也就是吉、凶、宾、军、嘉五礼之冠的祭祀典礼。宋代朱熹《家礼》给扫墓做了一些规定,例如:先要绕墓地三圈,拔草,打扫墓地,铺席摆设供品,然后向墓所拜四拜,上香,进酒等等,最后是与祭的人在墓前与神共食。

60年代老槟城,不少家庭在清明扫墓过后,就墓前如户外野餐与先人“共食”,包括我家扫墓习俗也是。80年代先父去世,扫墓祭祀,焚烧纸钱过后,我与兄姐们就地徒手撕开牲礼鸡只,在墓前与父亲举行年度相会聚餐,承袭他老人家生前携带子女清明扫墓祭祀祖父母时“与神共食”习俗。直到今天,扫墓后随手拿起墓前牲礼或其他祭品入口已经成为常态,即便女儿们有时在旁叫嚷要重视食物环境卫生。

一些人深怕没去扫墓,先人缺少衣物或“钱财”傍身,被先人怪罪不孝。
一些人深怕没去扫墓,先人缺少衣物或“钱财”傍身,被先人怪罪不孝。


珍惜自己的生命,也是行孝尽孝

中华民族讲究孝道,重视给列祖列宗扫墓祭祀的清明习俗,是孝文化重要部分,也是清明节的内涵表达。每年清明,不少在外州甚至国外过活的子女,趁着清明回乡给逝去的父母或亲人扫墓,表达孝心、感恩。此外,因“敬畏”而扫墓的也应该大有人在,深怕没去扫墓,先人在没人“供养”下,缺少衣物或“钱财”傍身,被怪罪不孝。也因为清明是华人重视的墓祭节日,对于重视感恩孝道的人来说,不去扫墓,内心难免会自我谴责或无比不安。种种因素,促使清明节扫墓成为华人传统至为重要的祭祀活动,即便出现冠状病毒严重蔓延的今天,很多人也打算非去墓祭不可。

一位亲戚因为孝心,担心如果因为冠病疫情不去清明扫墓祭祖,被先人怪罪不孝,最后搞到多次劝阻母亲的女儿按捺不住,狠狠冒出一句绝话:不要因为你今年坚持去义山拜阿公阿嬷,搞到最后我和弟弟明年去给你清明扫墓。做母亲的因为女儿这番话大哭,来电投诉女儿大逆不道,给她诅咒。

个人认为,尽孝应该有不同的表现,除了清明扫墓祭祖,对尚在父母的孝养,也包括对于家人至亲和自己生命的珍惜。如《孝经‧开宗明义》所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我们的身体毛发皮肤是父母给的,必须珍惜爱护它,避免让它受伤害,就是行孝尽孝的开始。何况子女平安健康,是让父母安稳自在的定心石。

面对冠状病毒非常时期,不妨效仿老辈人,提前一两天,于家中神主牌位前,没安奉神主的,在门口前向仰天空,焚香禀告祖先,通报其他逝去的长辈先人,于择定日期在家清明祭祖,也不失为面临行动管制无法扫墓的折衷方法。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