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读家

|
发布: 5:29pm 13/05/2020

蔡诗萍/张爱玲100:(1)只能是传奇

作者: 蔡诗萍

ADVERTISEMENT

【编按】

2020年是张爱玲百岁冥诞。随着张爱玲英文遗作和书信集不断问世,新一波张爱玲热又要到来。尤其是近年来,作为张爱玲文学遗产执行人的宋以朗先生,宣称将在张爱玲百岁冥诞之际,编印她与宋淇邝文美夫妇长达40年的七十多万字全部书信集,这无疑是张爱玲研究领域的又一个盛举!

张爱玲少年成名,《传奇》和《流言》的创作基本上都在20岁左右。写作第一部长篇小说《十八春》的时候也不过30岁,可谓真正的天才作家。她一生写了大约有二百多万字的作品,包括中短篇小说、长篇小说、电影剧本、散文、翻译作品等等。在各个文学类型上都功绩卓著。美国学者夏志清教授在其所著《中国现代小说史》里,以比鲁迅还要多的篇幅来论述张爱玲,称赞她的中篇小说《金锁记》,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在台湾,张爱玲的影响力更大,作家们称张爱玲是“台湾文学的祖师奶奶”,这很有开山祖师的意味;大陆也一样。2005年,世纪文学评选出百年来影响中国文坛的60名作家,其中鲁迅排名第一,综合评分为100,张爱玲综合评分为98,名列第二,高于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徐志摩、丁玲等人!

张爱玲是很值得研究的。她一生经历复杂,先后在上海、香港,美国华盛顿、旧金山、麻省康桥、加州柏克莱、洛杉矶工作和居住过。由于两岸三地各方面的原因,我们对张爱玲的认识各存其异:海外有一个评价,台湾有一个评价,大陆又有一个评价。但是,张爱玲并不是我们想像的那样简单明了,非黑即白,她有复杂的一面,微妙的一面。尤其是大量遗稿的出版和通信集的公开,就为我们重新认识张爱玲提供了一个契机,质言之,读懂张爱玲并非易事,她不是一个专写男女爱情的作家,她有她的复杂性和深度!

台湾著名作家蔡诗萍近日在其脸书发表〈张爱玲100〉,畅谈张爱玲种种。《活力副刊》征求作者同意部分文字转载于【全民阅读】版,与星洲日报读者共享 。

001. 只能是传奇

“张爱玲的文学生涯、辉煌鼎盛的时期只有两年(1943-1945),是命中注定,千载一时,‘过了这村,没有那店’。幸与不幸,难说得很。”

抗战末期,在上海沦陷区,汪精卫伪政权下,担任《万象》杂志主编的柯灵,晚年回忆在这份杂志上成名的张爱玲时,写下这些句子。那已经是四十几年后的事了。

一个人的一生,仅有两年,发光发热,却能焚烧几十年,蔚为风尚,形成一派“张学”!除了赞叹天才外,你还能说什么!

沦陷区的上海,是张爱玲的文学温床,是现代中国文学孕育奇葩的特区,独一无二。但若没有张爱玲这朵奇葩,恰逢其时,也可能仅仅是沦陷区而已!

在国民党支配的大后方,抗战是主旋律。感时忧国,成作家的职责,甚或包袱。张爱玲哪里有她发文的余地!

在共产党统领的延安,整党整风,连王实味这样的人都被打成资产阶级作家,张爱玲若在延安,早就喝西北风了!

举个对照例子吧。

西南联大出身的鹿桥,1944年动手写《未央歌》,隔年完成,却迟至十几年后才出版。

以后见之明来看,这是一本政治太不正确的书。

人家抗战,打得吃紧,你却写了本战火下,大学校园里的爱情故事,不是战火浮生录,而是战火桃花源。这不是讨骂挨吗!

拖至十几年后出版,不意外。

相较之下,张爱玲算不算“生逢其时”呢?

唯有沦陷区,粉墨登场的汪伪政权名义下的统治区,给了上海文坛,诡异的海派空间。张爱玲既不感时,且不忧国的短篇小说,连番登场,在文坛大老劝阻下,张爱玲义无反顾的,坚持发表一系列中短篇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倾城之恋》、《金锁记》、《心经》、《琉璃瓦》、《红玫瑰与白玫瑰》、《等》、《桂花蒸 阿小悲秋》,几几乎,张爱玲最佳中短篇小说,全在1943、1944这两年倾巢而出!量,惊人;质,吓人!

这尚不包括她的散文啊……

张爱玲最脍炙人口的杂文集,《流言》、《余韵》也几乎是这两年的作品。

如果再加上,“张爱玲传奇”中,感情世界的传奇婚姻,与胡兰成的“今生今世”,那我们或许可以说,这短短3年间,沦陷区里的浮光岁月,大致构成了张爱玲文学地图八成以上的景致。

尽管后来,第一位把中国现代小说成就带入西方读者眼界里的作者夏志清,在专章讨论张爱玲的创作时,劈头便提到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长篇《秧歌》,但他也不得不说:“仅以短篇小说而论,张爱玲的成就足以与英美现代女文豪……之流相比,有些地方,恐怕还要高明一筹。”

可见,张爱玲最好的作品,是她的短篇小说,而她的短篇精华,又都在沦陷区上海的那3年之间,精锐尽出。

国家最坏的年代,却是作家最好的年代。在国共都鄙视的浮华都会上海,却蹦出了一朵文学奇葩张爱玲。

这不是传奇,又能怎样描述呢?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