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星云

|
发布: 7:00pm 19/06/2020

【闯关—— 浮生杂记】舍/ 爱薇(蕉赖)

作者: 爱薇

爱薇(蕉赖)
爱薇(蕉赖)

ADVERTISEMENT

舍,放弃也。 什么可以舍?

有人舍身救国,抛头颅,洒热血,豁出生命在所不惜。正如在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肆虐期间,传来世界各国千千万万的医护人员,不计个人安危,谨记使命,毅然决然地站在医疗第一线,有些甚至临行之前还预先留下诀别书,以示“壮士断腕”的决心。

若为苍生故

让我想起了匈牙利诗人斐多菲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我将后句改为“若为苍生故,两者皆可抛”。看,阳台上响起了阵阵掌声;一面面小小的国旗,高高扬起;高亢的国歌传达出感人的情怀;一束束手电筒的亮光,在漆黑的夜空中摇晃,这一切,无非是想对前线的医护人员表示:谢谢你们的守护,你们辛苦了。

“英雄”回归,夹道欢送的人群,用目光,用泪水,表达了大家对这一批批舍身抗疫人员的无言感激,而那些为抗疫而奉献生命的人,史册上将为他们记上一笔,铭记在心。

那一天,当我在电视画面上看到前线的一位马来女医生,操着沙哑的声音,发出请求的呼吁,希望大家配合防控措施,好好待在家里,就是给他们最大的支持和安慰,因为他们实在太累了,不希望看到第二波疫情的到来。是的,乖乖地听话。

就是爱护他们,对他们的敬意。

老年散物

好多年前,香港的作家朋友张君默先生,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年轻时拼命收集东西,到了晚年想方设法要把东西散去。

据说不少人看了日本山下英子的《断舍离》一书后,纷纷激起了散物的念头。

至于我自己,真正让我萌起“散物”念头的,是1996年在台湾某书店买了美国作家,Eliane ST. James<Simpliify Your Life>的一本书:《生活简单就是享受》,这书对我触动很大。作者曾经是一位住豪宅、开大车、位高权大,收入不菲的高管女性,然而,一个转念,却让她在三年内舍弃不易得来的一切,过着简单的生活,着实令人佩服。后来又一系列看了一些有关方面的书,启发不少。

这二三十年来,到过不少国家旅游,很多人以为我一定收集了不少纪念品,事实并非如此。每到一个新的国家,通常我会考虑买的两样东西,一是一件设计特出的T恤、一个有代表性的吸盘magnet(贴在雪柜上)。

自己的宝物,别人的垃圾

人生几十年,不论是有用的、没用的身外物,肯定积累了不少,弃之?留住?让许多像我这把年纪的人充满着矛盾心理。记得三年前,有位不良于行的友好准备住进某家养老院去,临走之前,儿媳指着堆满一屋的杂物直率地问:

“爸爸,你屋里的这些东西我们会找个时间将它们清理掉。”

“不要不要,有些东西我要保留下来,很有纪念性的。”老人一叠声的摆手。这些你视为“珍宝”,可对下一辈来说,也许只是一些无用的“垃圾”。因此,最妥善的办法,莫过于在你健康还行的话,亲自处理一下。

对我们这些年长者,不少东西之所以会留了下来,不关有用没用,也不是物品本身的价值,而是一份与物品相关的回忆,可惜往往只是“一厢情愿”而已。当然,我也认同山下英子的观点:舍弃自有舍弃的好处,难舍也有难舍的道理。断舍离不仅仅是一种概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然而,当你决定舍弃的时候,不要只关注舍弃后失去的东西,而是想想你舍弃后而得到的东西,那就是释然和轻松感。

网购成了生活常态

由于曾经亲眼目睹了一些晚年朋友的前车之鉴,这些年来,我对“舍”物的观念越发积极。先后将积存的数千本存书捐赠出去,只留下区区少数准备重看的;以前冲洗的数千张照片,也一一扫描到电脑留存后弃之;至于一些用不着的家电,还有杯杯盘盘碗碗也清理的差不多了。

就算哪一天与世界“拜拜”了,我希望尽量不要给周围的人带来太多的麻烦,包括孩子。

如今网购大行其道,甚至成了一部分人的生活常态,不过,说句不怕见笑的话,本人至今还不曾在网上买过任何东西, 但绝对不否定网购为人们增添不少方便。现在每当要增添一物时,我会先提醒自己,真的必要吗?

东西变少后,空间无形中似乎显得大了些,时间也变得充裕多了,身心愉快,一种莫名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