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星云

|
发布: 7:00pm 14/07/2020

【如意安详】有子如此/何国忠

作者: 何国忠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ADVERTISEMENT

这是苏轼的戏谑诗〈洗儿〉。1083年,苏轼迎来第四儿子,取名苏遁。苏轼对于乌台诗案心有余悸,儿子满月,想起大难不死,有感成诗。他希望儿子愚且鲁,不被聪明所误,顺顺利利,没有灾难,官至公卿。

既愚且鲁,又成公卿,多美好的人生啊。为人父母者想像孩子未来,满是期待。不成功,不可能幸福,这是世俗看法。何谓成功?首先得解决衣食住行的烦恼,然后不断增添附加价值包括有钱、有权、有地位、有影响力等等。何谓幸福?幸福即是心喜,满意当前状况。幸福的条件因人而异,也可能因时而异。不能遇祸患,这是前提。

愚且鲁能成公卿,可能性不外两种。一是不露自我,一是真正愚且鲁。前者明哲保身,善于察言观色,不强出头。后者可能是祖荫,又或者误打误撞,反正糊里糊涂当官,昏昏沌沌,一生就过去了。不管是前者后者,从当官素质而言,都是不及格的。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给志士仁人设计的人生道路。苏轼虽然同时沾有儒释道思想,但是他当官生涯的进取和积极态度却是儒者本色。以苏轼对老百姓的关怀,不可能喜欢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公卿。

都说这是一首戏谑诗,不必认真其内在冲突。苏遁一周岁不到便夭折,苏轼极度悲伤。再看苏轼其他儿子,苏轼一样无法预测他们未来。当苏轼的孩子不容易,更何况祖父苏洵和叔叔苏辙也同样名满天下。还好不必事事比较,甚至不必羡慕,因为他们的父亲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人。

苏轼因为乌台诗案,关在御史台监狱中,老大苏迈那时20岁,从湖州赶到汴京,为其父打点奔走,给他送饭,其中冷暖他最先尝到。苏轼大命得救,被贬黄州。5年后,苏迈获授饶州德兴县尉,开启仕途。苏家日子不缺波折,1094年苏轼被贬惠州。自觉北归无望后,花完全部积蓄,购筑新居,以让全家团聚。他去信苏迈,嘱他申请来广东做官。吏部批允请求,苏迈被调到广东仁化当县令。正准备就职,却收到通知,谪官儿子不得在谪居地附近工作。苏迈于是辞官,在惠州附近找了小差事养家。老二苏迨自小多病,虽然也当过官,但是更喜欢哲理探索,师从宋朝大儒张载以后更是醉心学术。苏轼被贬惠州时,苏迨要跟随,苏轼却觉其体质不佳,说服他随苏迈在江苏宜兴照顾一家老小,只允许老三苏过一人跟着他。

名利淡泊 看重涵养

苏过陪苏轼最久,乌台诗案发生时,他才7岁,自小日子清苦。苏轼被贬惠州时,苏过22岁,结婚一年,刚有孩子,他将妻儿留在宜兴。在惠州3年,大事小事都由他当跑腿。当苏迈带着家人迁居惠州时,苏过兴高采烈,谁知3个月不到,朝廷下诏将苏轼贬至海南儋州。苏过只得把妻儿留在惠州与兄嫂同住,又陪着父亲,向茫茫不可知的未来出发。苏轼说他和苏过像一对苦行僧,在海南与当地人共同生活,住所一遇秋雨,房顶即漏。二人偶然写诗唱和,苦中作乐。苏轼以为一生再也回不到中原,对这个孩子最为内疚。

苏轼和3个儿子感情融洽。“长子迈作吏,颇有父风”,他非常认可苏迈的为官作风。老二苏迨一样不差,苏轼记有一次二人同去登州,途遇大风,苏迨写了〈淮口遇风〉一诗,苏轼读后立刻作〈迨作淮口遇风诗戏用其韵〉回应,说苏迨诗不输孟郊和贾岛。至于老三苏过,在文学、绘画、书法上表现更是标青。苏轼说这个孩子像他,能够“超然物外”,又说苏过对他已经“至矣尽矣”。苏轼在其画留笔:“老可能为竹写真,小坡今与石传神。山僧自觉菩提长,心境都将付卧轮。” 苏过长期和苏轼同在,耳濡目染,继承最多创作心得。苏轼说自己是大坡,苏过是小坡。

 饱读诗书的文人不公开称赞自己孩子,怕被讥讽自夸。苏轼为人坦荡,不掩饰心情,经常破格。他不会板着面孔,其孩子也能够看到父亲的真性情。1100年苏轼被赦北归,他们全家在广州会合,恍如隔世,这是美丽的天伦图。几个月过后苏轼过世,3个儿子一样安分,苏轼去世后他们虽然没有完全离开官场,却从不积极争取升级。他们没有外露锋芒,对名利淡泊,宁看重静时涵养,情愿贫而乐。作为历尽沧桑的天才后代,这是另一种活法。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