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读家

|
发布: 8:00am 22/07/2020

越读者/我最常游览的图书馆

作者: 越读者

ADVERTISEMENT

张启川(资深越读者)

张启川(资深越读者)

图书馆是一个提供书籍让人借阅的地方,具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汇集参考资料等作用。图书馆在知识传承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著名英国作家Neil Gaiman说过,一个国家拥有的图书馆的素质间接影响着这个国家的未来。除了提供参考书籍,一间好的图书馆也应该具备激发全民想像力及思维的读物。

◢杨纹善(八打灵再也人):小绿洲,老少咸宜

周末晌午时分,一有空我便带两个小瓜到甲洞区的小绿洲图书馆,沾一沾书香。

小绿洲图书馆空间不大,可是环境舒适安静,收藏不同类型的书籍和儿童绘本,是老少咸宜的好去处。

有天我好奇地问馆长,何以图书馆需要庞大的资金来支撑,何不呼吁大家捐书,从中减少开支。馆长耐心解释,单是填满一整个大书柜就得耗资约数千块马币。图书馆其实也收集别人捐赠的书,但品质良莠不齐,经过筛选后,适用的书刊已寥寥无几。馆长为了保持图书馆素质费尽心思,可谓用心良苦。

对科学研究颇有心得的馆长时常举办小科学馆,让小朋友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此外,他也安排讲座会和生动有趣的活动让群众参与。

但愿疫情尽快结束,好让我再次踏进小绿洲图书馆,看看馆长那久违的亲切笑容,闻闻久违的书香味儿。

◢张启川(柔佛拉美士人):图书馆记趣

从小就养成游览市区图书馆的习惯,当年每星期都会去借阅故事书。徒步从家里到市区图书馆大约20分钟,我乐此不疲,因为阅读会让我踏入另一个辽阔的时空。

我也经常溜达国中校内的图书馆。国中图书馆设立在3间被打通的课室里,设备极为简陋,我从中接触了许多60至80年代的中文版《读者文摘》,所摘录的翻译文学皆经过编辑的认真筛选。杂志也设立了梁实秋先生的语法及辨识错别字专栏,他底蕴深厚的中文造诣让我受益良多。

踏入社会后,我未间断游览图书馆的习惯,图书馆的宁静氛围,浩瀚的书海让人感悟知识无边、学无止境。读到好文章时,我仿佛与作者展开了对话,那微妙的交流是极其个人的,苏童说过,作家写文章就像在为读者写信,而在那一瞬间,我收到了这封信,并沉浸在字里行间的喜悦。

一本好书是作家呕心沥血的成果,而图书馆提供了一个桥梁,让我们能窥视优秀作家的内心,她扮演了“旁求俊彦,启迪后人”的角色,是爱书者的知心良伴。

◢刘凯欣(加影人):孩子們的长颈鹿故事馆

长颈鹿故事馆是由旧民宅改造而成的民办图书馆。比起一般图书馆,它更像是村民们的活动场所,并推动了社区的文化发展。每逢佳节,故事馆都会举办相关的文化活动。

机缘巧合下,孩子的幼儿园老师带他们游览长颈鹿故事馆。此后,我就被故事馆吸引了。书架上摆放无数华文绘本,孩子可以无拘无束席地而坐看书。我常带兄弟俩去长颈鹿故事馆。他们期待的,是我们大手牵小手,一起出门去寻找欢乐时光。与其说是看书,不如说是借个空间共度亲子时间。随后,我申请成为会员,并借绘本回家与孩子共读,这成为我与孩子每逢星期五最期待的事。

兄弟俩有幸在故事馆门前的秋千未拆之前,享受过它带来的欢乐。为了孩童安全着想,秋千被换成一个平台,馆长说那是他最难割舍的痛。

在长颈鹿故事馆泡久了,我还大胆向馆长提出办起故事会,开放给公众参与。每当看到孩子们满心欢喜地来故事馆听故事,我也会被那无邪的笑容给感染,这成了我义务给孩子们讲故事的动力。希望长颈鹿故事馆会成为孩子们童年美好回忆的一部分,让书本走进孩子们的生命里。

◢悦宁(亚罗士打人):图书馆的时光隧道

图书馆是我5年中学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个充满安全感的温暖摇篮,使我得以安然面对自己灵魂深处的栖息地。

图书馆里的书籍大约分为三大类:教科书、文学与非文学。当时,教科书与非文学类书籍最受广大学生欢迎,而文学书籍则较乏人问津,但其中藏有许多经典著作。

文学部那两道窄窄的走廊就是我专属的时空隧道。我在各个朝代通行无阻,课本上零碎的名句精华跃然眼前。

彼时,电视台正重播电视剧《人间四月天》。我无暇追剧,却当起八卦记者,疯狂窥读徐志摩写给陆小曼的情书,躲在墙角窥视二人的感情生活,才知道爱情非但似水柔和,也似火炽热。到后来,我才领悟,爱情有时也是一种宿命,再有才华的女子,终逃不过,也躲不了。

纵然往后我也曾到过更宽敞,藏书更多,设备更先进的图书馆,然无一能替代那道有些陈旧,还有点狭窄的时光隧道。就连大专校园里的图书馆于我而言也只是个温书备考,受案牍之劳的地方而已。

母校一旁的稻田已不复在,据闻图书馆的藏书日益丰富,却不知那道伴我走过不少风雨的时空隧道是否仍如昔日般暗黄斑驳。如今想旧地重游,却近乡情怯,惟有回忆恒久美好。

◢阿琦(高渊人):Jawi 公共图书馆 

我常携带孩子到槟城威南区的Jawi公共图书馆。虽然坐落于小镇里,但图书馆里的中英巫淡的儿童书籍应有尽有,当中包含科普、绘本、少年小说等;此外,这里也具备了玩具及桌游。

图书馆的藏书固然是亮点,但最让我们眷恋的是这里的氛围。款式老旧的桌椅橱柜,新旧书交叠的气味,亲切的管理员,轻装打扮的三大种族访客,让这座图书馆萦绕着独特的乡镇淳朴气息。置身其中,总有居家般的舒服自在。

我喜欢和孩子窝在图书馆底楼的儿童部,他翻书、玩玩具;我看书、做笔记。当然也不忘精心为他挑书。回想起小时候渴求阅读,但母亲始终不懂哪里有公共图书馆。如今我偶尔也带母亲前来借书,让她的生活也有书籍点缀。3个世代的我们,共处在一座我“寻觅”已久的图书馆,那种感觉非常奇妙。恍如穿越时空,分不出自己究竟是何种身分。

我希望周边的孩童能善用这座图书馆。多元化的藏书里,每一本书都是乡镇孩童接触世界的一扇门。在借书与还书的无数次循环中,孩子逐渐长大,我也逐渐年长,但这座图书馆将继续占据我们的生活。

◢彼得石 (槟城人):小巴化身流动图书馆

尽管比起30年前,国家经济更发达,人均收入也提高了,不过依然有人生活在贫穷线下,为了三餐奔波劳碌,谈不上带孩子去图书馆吹吹冷气,畅游书海。

如果有人没办法走入图书馆,何妨图书馆走入人群呢?于是小巴化身流动图书馆,在许多小区飘荡游走,让书香送入寻常百姓家。

那天炎炎午后,信步走到小路树下,看见一边停着流动图书馆,你说:另一边最好的搭档,就是清甜椰水小档口了。

小巴只配上两把电风扇,车顶正中央开了小半天窗,车尾门撑开大半,好让空气流通。可是你在里面站不了一会儿,却也免不了汗流浃背。 好奇的是,小巴馆主大叔,久坐在内,捧着书,偶尔啜一口冰咖啡,怎么如此悠然自得,闲适自在?正想向他攀谈几句家常,顽童们一溜烟奔过,几乎撞翻了你。小小空间,在两边原本是座位之处,窗口封住了,换做固定的书架。书架上整齐分类排放大小厚薄不同的书籍,也有一些杂志和漫画。眼光左右上下巡视,多半是本地出版的国文图书,和小半英文的,找不到一本中文书。寻思半晌:毕竟这里是马来住宅区,是你想多了。

踏出流动图书馆,走到椰水档,喝着玉液琼浆,一时忘了俗世烦扰,不知思绪漂游何处。不论是大馆还是小巴,不同的图书馆体验,同样是承载着传播知识,启迪民智的千秋志业,任重道远。

◢何启才(吉隆坡人):图书馆的记忆匣子

每次,只要闻到书页的味道,躁动的心情就会慢慢沉静下来。每到一处陌生的城市,只要踏入图书馆,就好像在哑暗的房间里,捻亮了一盏灯。熟悉的味道,暖暖地卷入心底,时间仿佛缓了下来。就这样,在书的环绕下,一个人也可以静静地待上好长的一段时间。

小学时期的图书馆成了我最初的精神宝库,假期来临时就拼命借书回家阅读,写阅读报告。小学毕业后,升上邻镇的国民中学,图书馆的规模也不小,经营得有模有样。

虽然这是一间国民中学,但基于华裔学生占了半数,馆内也收藏了许多中文图书。于是,看书借书还书、做作业、打发时间等闲事,都和图书馆脱离不了关系。图书馆成为我中学时期重要的地盘。几经努力,在初中二成功申请成为图书馆员,能够当上图书馆员及参与其事务是一段值得骄傲的回忆。

我常到八打灵观音亭的图书馆借阅书籍,由于图书馆设在寺庙内,因此即使人多也不会吵杂,馆内除了书香,还伴有檀香,杂绕成另一种让人平心静气的味道。在这里,我借阅的图书多以翻译文学为主,同时也涉猎一些历史和政治方面的书籍。如今,我还保留当年借书卡,也算是对旧式借书方式的一种缅怀吧。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