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星云

|
发布: 7:00pm 22/07/2020

看看,我欠你一本书/林玉蓉(八打灵再也)

作者: 林玉蓉(八打灵再也)

马华文坛又有一颗文星陨落了,前辈作家吴均昌(看看)不幸于2020年6月30日与世长辞。

ADVERTISEMENT

看到文友在群组中传达这个噩耗后,心里既感到悲伤,也觉得遗憾不已,因为令我耿耿于怀的是,我没有在他生前亲自把《心祭——李锦宗纪念文集》赠送给他。心里不断责怪自己,为什么没有及时伸手抓住答应他上门拜访及赠送这本缅怀其老友的纪念文集给他的机会呢?我的确感到很对不起他,也感叹错误的坚持和轻易放弃,竟然成为了我人生中的遗憾之一。然而,所有的错过、遗憾、伤痛,不管能不能弥补,能不能被原谅,都随着人事变迁而成为必须面对的现实。

去年初,在《风雅颂》编委的一个聚餐会上,我坐在看看的旁边,我们侃侃而谈,回忆往事,他与我聊起锦宗过去多次去金宝找他、杨百合、草风等文友,并顺道搜寻作家资料的事。他也为锦宗没有完成撰写马华文学史就逝世而叹息连连。我告诉他,我要赠送一本锦宗逝世后,我和孩子们为了缅怀他而编著的《心祭——李锦宗纪念文集》,可惜当天在聚餐时我没带去,只好说下次见面时带给他。他告诉我,他很期待阅读这本书!

过了几个月,我打电话给他,问他是否可以参加风雅颂即将安排的聚餐,到时我把书带给他。岂知他说他住院了,要几天后才能出院。我叫他好好养病,我尽量安排时间去医院探望他,或在他出院后去家里看他,并带书给他。然而日复日,我始终没有履行“去医院或是去他的家”探望他的承诺。获悉他逝世的消息后,心里立刻萌起愧疚和后悔,同时更加深感遗憾。

看看2007年刚刚退休时,由于还牵挂着金宝的老朋友,而且依然参加金宝的各种活动,经常奔驰于金宝和八打灵白沙罗儿女住所之间。直到他的夫人于4年前逝世,加上他在晚年时被医生诊断患癌,必须定期进出马大医药中心接受治疗后,才索性长期和子女住在一起,一方面方便他们照顾,一方面也给自己治病。在定居白沙罗期间,他常常由女儿想想载去参加《风雅颂》的老友聚会。他和老友们欢聚,大家闲聊话家常,畅谈文学,回顾往事,相信那些时光他一定是快乐的。虽然看看得知自己患上癌症后,坚强地接受治疗和顽强地抗癌,但只坚持大约两年半,最终还是不敌病魔的纠缠而死于前列腺癌,终年83岁。

要看得深广透彻

吴均昌除了用“看看”为笔名之外,也用“天边月”为笔名,祖籍广东梅县松口。1937年生于霹雳州金宝,曾经就读金宝培元中学和怡保育才中学。1959年进入台湾师大中国语文学系,1963年从台湾毕业回来,在一间中学教书14年,曾任记者,后从商。期间常在南洋商报《商余》副刊及文艺版写文章。1960年,学术与文艺刊物《学源》在怡保创刊,由朱昌云主编,程万鹏和吴均昌等人助编,李若冰负责文书的工作。《学源》持续大约2年,出版了十多期,不知为何内部产生歧见,女弟子冯慧贞等人自起炉灶,筹办《眉林》女性杂志,迫使《学源》停刊,另办一份《新潮》杂志,这样一分为二,怡保便有了《新潮》和《眉林》杂志,只可惜到了1969年这两份杂志先后夭折,仅维持四五年时间。

看看主要写散文和杂文,常在报章杂志发表文章,也是专栏作家。生前共出版8本著作:《看看集》《看看文存》《胡须上的灵感》《第一道曙光》《人间风雨》《波涛岁月》《西窗夜雨》及《看看杂文选》。

看看因为生活问题,70年代停笔10年,不再过问文事。1978年重回文坛。他从中学起写作四十余年,参与各项文学活动,曾任华文作家协会理事。他也曾经担任多届全国大专文学奖、全国中学生创作比赛的评审。他的散文入选本国及中国选集。2002年,他是作协表扬的19位资深作家之一。

看看一生是热爱写作和文学的,他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说:“与文学结缘已有40年之久。这么多年来,在文学的道路上奔驰,是相当孤寂的,但孤寂并没有带给自己多大的伤感;因为这是自己选择的道路。从事文学创作,原本是要耐得住孤寂的,偶尔有微风细雨,也有清风朗月,或鸟语、或花香,心灵得到开放,翱翔在广阔无垠的天地间,物我两忘,乐在其中,这是文学的最高境界……慕然回首,已届退休之年,两鬓花白,皱纹日多,忘却功名利禄,绝迹社场,就让文学成为老伴,陪我度过残年吧!”

看看是在我国因冠状病毒病肆虐而实施行管令期间逝世,他的追思奠礼在吉隆坡蕉赖孝恩馆治丧,悼念的开放时间中午12点至晚上8点,12岁以下及70岁以上老人,以及有冠病症状和患有各种慢性疾病患者一律禁止出席。《风雅颂》诗刊编委一波老朋友有心要前往凭吊致哀,碍于他们的年龄都在70岁以上的限制,无法前去瞻仰看看最后一面。他们就委派还没“超龄”的我,代表《风雅颂》带着帛金前去致哀。我也因而认识了看看的一对儿女和儿媳妇,并得到他们赠送看看8本著作中的5本书。

为什么看看会选“看看”作为笔名呢?也许他在其杂文集《胡须上的灵感》中有交代,他说,“这个世界有许多事物,是很值得看的,要看得深广些,透彻些,随着年龄的改变,看的感受截然不同!”在看看的追思奠礼上,我与看看的女儿结了缘,她是一位很清秀、彬彬有礼的女孩,她的名字竟然叫 “想想”,吴想想!我觉得很有趣,也很特别。看看显然是要和下一代相互呼应,看透世间的事物后,更要想一想,要做更多的思考!如今我和想想结交为朋友了,今后会约她见面,把欠她父亲的一本书交给她。

看看走了,但他的8本著作,也算是给马华文坛留下了文学遗产。我们在此与他告别,愿他一路好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永远安息。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