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纯粹诚见

|
发布: 9:00pm 22/08/2020

刘惟诚.这是…刑不上大夫?

作者: 刘惟诚

相信喜欢看古装剧的人们,都会经常看到剧中犯事的贵族官吏,能够因为一句“刑不上大夫”的判词而逍遥法外,继续为非作歹,让追剧者恨得牙痒痒。这类剧种一般的剧情安排是,这位目无法纪的贵族官吏,要么碰到英明神武的皇帝被斩立决,要么就是栽在大公无私的高官手上,总之结果肯定是大快人心的。当然,虽然戏是这么做,但你有想过这剧情到底是否真的有在反映当时的情况呢?

要找到答案,这就要先从中国封建时代的法制说起。古代中国的法制,自西周时期开始成形,并在秦代之后以“法治”逐步完善刑法典章,并到了汉代正式定型,但此刻已发展到了以“礼治”天下。然而,从西周到魏晋南北朝1千600余年的历史,律法众多、文献散落,所以到了隋朝,隋文帝杨坚为了方便治理国家而将其整合,将一些不合时宜的旧律删除,并在公元583年订立颁布中国史上首部最完整的封建律法:《开皇律》。

ADVERTISEMENT

这部法令确立了五刑、八议、十恶的三大制度。所谓的五刑即是笞(鞭刑)、杖(杖刑)、徒(监禁)、流(流放)、死(极刑);八议则是亲(皇族)、故(皇帝故友)、贤(德高望重之人)、能(有才能之人)、功(对朝廷有功之人)、贵(三品官员以上者)、勤(恪尽职守之高官)、宾(前朝国君后代);十恶则为谋反、谋逆、谋叛、弑杀自己家属、残忍杀害他人、侵犯皇帝尊严、不孝、家族内乱、违反正道、殴杀长官、乱伦通奸。

在这些内容里,五刑和十恶比较好理解,但八议是什么呀?其出处源自于汉代谈论周朝制度的《周礼·秋官·小司寇》中的“八辟”,是周制中针对8种身分背景的罪犯所提供的“特别条款”。这些罪犯享有被皇帝亲自审议的特权,而且无论结果如何都可以罪减一等,甚至被赦无罪。这个名称在汉代被改称“八议”,自此就一直成为封建律法的主要内容,但隋朝版本更为详尽,明文记载拥有“八议”背景的人士若犯下十恶罪行则不可饶恕,是为“十恶不赦”。

在西汉时代成书的《礼记·曲礼》中,就有一段“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侧”的文字,就主要针对“八辟之人”,当然,其也解释了何以朝廷尽可能不对士大夫用刑。因为当时犯罪之人必须受“肉刑”(即在脸上刻字),贵族高官经常要上朝面见天子,如若贵族和官员们脸上有字,立于朝堂之上成何体统?当然,其本意不是让贵族高官免除所有刑责,根据先秦《孔子家语》的注释,士大夫若是犯下无可饶恕之罪,皇帝会令其“跪而自裁”(自杀)。

这种小罪免刑、大罪减刑、死罪自杀的制度之所以产生,就是要维护皇族和朝廷的尊严,但也突显出封建社会“法会择人”的偏差制度。当然,因为其违背现代法治精神,所以在踏入20世纪即被淹没于历史的洪流之中,但人心不古,现代一些政治人物或政府要员,依然对这种不平等的“特权”,很感兴趣。远的不说,就说近期原产业部长莫哈末凯鲁丁被揭发违反居家隔离令一事。

此事令人感到疑惑的部分有四。其一,在全民抗疫、封国阻断的时刻,凯鲁丁出国所执行的公务,是否真的这么重要、迫切,甚至不能因为土耳其疫情爆发而展延?其二,凯鲁丁携带家眷出国是否必要?难道政府不知道,一个代表团内的人数越多,感染风险越大?其三,凯鲁丁回国后虽然有经过检测,但在违反居家隔离令时竟然被发现没有佩戴隔离手环?其四,警方、卫生部的后知后觉,是不是意味着卫生部完全没有监管凯鲁丁的行踪?

这很明显是政府的疏忽、偏差。另外,警方和卫生部在近月对违反隔离令、复管令SOP的人民和商家展开严密执法,也一直在对外宣传要求被居家隔离者乖乖留在家。这些案例、呼吁,在过去数个月以来铺天盖地,就算没看电视,也已被培养出常识,凯鲁丁没有可能不知道。既然知道,为何还要公然违抗卫生部指令,出席活动、参与会议?甚至被揭发时还大言不惭地要求各造耐心等待卫生部发声明,既无歉意,也无悔意。这是什么心态?觉得自己是八议之人吗?

政府在对付民众、商家时铁面无情,无论是开罚还是上庭都快速神准,但在处理这起事件时除了行动缓慢,还避重就轻。此外,这种情况已经不是首次发生,政府在数月前处理卫生部副部长诺阿兹米违反社交距离程序一事时,立场和态度也是如此。这并不可取,政府绝不可包庇促使这类疏忽产生的一干人等,因为如果政府最终对凯鲁丁从轻发落,这将意味着我们的官场,还存有“刑不上大夫”的老旧思维。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