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边缘评论

|
发布: 7:20am 20/09/2020

安焕然.青年学者论新山

作者: 安焕然

今年3月由南方大学学院出版的《新史料·新视角:青年学者论新山》,共收有10篇论文,撰述者中有3位是新纪元大学学院的老师,两名在籍博士生(一在香港中文大学,一在新加坡国大),以及5名南方大学学院中文系毕业生(其中一名是在籍留台硕士生)。

以往的新山华人史论述,多是在大众化的报章篇幅,资料的引文出处大抵缺乏严谨的学术规格,大抵仅能言之“地方掌故”的史料搜集和考证,其更深层的历史分析和理论诠释仍有待加强。然而,近10年来青年学者之长江后浪推前浪,倒有不错的学术成果,遂而有此为青年提供学术平台而出了这本论文集。毕竟,严谨的学术本土研究不是乡愿式的弘扬地方文化。这本书所收的10篇论文,就新史料新视角有以下3亮点:

ADVERTISEMENT

一、田野调查不只是进村找庙、“哈啦哈啦”形式拜访,也不光只有一股热情,而是你还要有专业的学科训练以及长时间的深入调研。它是需要“花时间”,扎扎实实去做的。

二、新史料新文献的发现,来自多语能力和多视角的灵光,文献来源才能更为多元,历史书写才能更加全面。

三、鼓励用“笨方法”进行文献解读:考耐力的细心整理文献资料,制表或数据量化以观其大势概览,是本土研究很基本也很重要的研究方法。不是不能,而是很多人为“速成”懒惰去做的事。

其实,现有的很多古文献,不仅仅来自本地出版的书籍,而是“跨国越界”的。很多英殖民时代的官方档案资料(存档于英国或新加坡)和战前旧报章之扫描电子档已可以在网上搜索。而当下的这批年轻学者他们对双语、多语以及网络科技资讯的掌握,在搜索多语的旧报章和官方档案资料上有了更大的绩效。例如本书收录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廖筱纹〈论新柔两地潮侨领袖陈旭年〉一文,主要就是经由更多的多语报章和档案文献搜索建构而成的。让我们对Mejar Cina陈旭年的一生及其事业脉络有了更清晰的理路。

除了搜索多语档案资料,《青年学者》一书所收论文的另一强点还在他们“年轻力壮”的跑田野。透过实地田野调查,寻找匾额、墓碑,再配合古文献,填补新山华人史的历史缺漏。其中,目前任职于新纪元大学学院中文系的白伟权,其〈绵裕亭义山的“氵月”墓〉是这本新书所载相当有功底和扎实的论文。在史学研究中,一些古文献是可以直接引用,但一些既存的史料却是要利用社会科学的方法,重新整理量化,“制作”出更多可以分析解读的“新史料”,才能“发现”和彰显它的历史讯息。在这个研究方法上的应用,当以白伟权在攻读台湾师大地理系硕博期间,以数年时间对新山绵裕亭义山战前墓碑进行文字记录,并以GPS定位、照相存档所做的全面考察最为踏实。从其实地考察的二千多座墓碑做细部和整体的量化统计分析,以探可能与会党有关的“清无主”之“氵月”墓及其他战前墓碑的具体存在和流变概览。这是非常扎实的研究成果。其量化统计数据对战前新山华人史的研究,着实颇有延伸研究的助益。

简言之,年轻一辈的研究者他们在研究方法上的多元取向,技术操作具有跨学科的整合能力,解读史料少有为“弘扬”先辈而写一部“贡献史”的概念性论述局限。他们的分析能力更为严谨了。就方法论上来说,我们需给这批年轻人更多的鼓励和肯定。所谓“十室之邑,必有忠信”,这是1977年许云樵给新马华人会馆史研究先驱吴华出书写序时的赠言。谨亦以此言共勉。要相信,即使是只有10户人家的小地方,也会有讲求忠信的人,要相信:吾道不孤。关于新山的官方或民间档案文献文书以及古文物的搜索和解读,还有很多尚待后续者做深化研究的空间。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