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内

|

全国综合

|
发布: 3:33pm 02/10/2020

学者:无助解决团结问题·关多源流学校论 不合时宜

作者: 傅思敏
全国教育改革行动委员会(IPPN)和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董总)联合举办“多源流教育有碍国民团结?”线上讲座,主讲人包括艾美拉(左上角)、黄进发(上排中)、峇里沙(右下角),主持人为纳丽娜(左下角)。
全国教育改革行动委员会(IPPN)和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董总)联合举办“多源流教育有碍国民团结?”线上讲座,主讲人包括艾美拉(左上角)、黄进发(上排中)、峇里沙(右下角),主持人为纳丽娜(左下角)。

(八打灵再也2日讯)学者认为,关闭多源流学校并不能解决国民团结的问题,且宪法也赋予了我国公民学习母语的权利。

中国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生艾美拉昨晚在“多源流教育有碍国民团结?”线上讲座担任主讲人时表示,我国的国民团结问题并不是在最近才出现,而是存在已久,因此在如今21世纪关闭多源流学校是不合时宜的。

ADVERTISEMENT

她说,部分多源流学校早在我国独立前便已经存在,甚至拥有百年的历史,如果在这个时候关闭这些学校,对这些学校来说并不公平。

“况且,我们应该将我们现在所达成的繁荣和进步,视为是所有马来西亚人民努力的结果,而这些马来西亚人都是在多源流学校制度里获得教育的,因此不论是(就读)国小、华小或是淡小,他们都为我国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读华校不改变种族身分认知

她在分享了自身在华小和独中学习的经历后也表示,读华校并不会改变一个人的种族身分认知。

她也指出,据她的观察,如今有许多马来人和印度人都选择将孩子送入华校,以便能学会和掌握多一种语言。

“这些都是他们的选择,马来人送他们的孩子到华校去上课,并不是为了阻止他们的孩子与马来人交流,我们也不会因而失去我们身为马来人或印度人的身份认知。”

同时,她指出,国语是促进团结的工具之一,因此掌握国语是应当的,但国小及华小和淡小的国语课程纲要的不一致,导致部分非马来人无法完全掌握国语。

因此,她建议,政府应该划一国小及华小和淡小的国语课程纲要,并着重加强学生的国语口语能力,因为有许多非马来学生能顺畅地使用国语来书写,却难以使用国语来交谈。

母语学习效益更高

此外,马来西亚行动方略联盟主席峇里沙表示,联邦宪法阐明马来语为国语的同时,也赋予马来西亚人民学习其他语言包括母语的权利,且有许多研究证明,学生若以母语来学习,将更容易明白课程内容。

他指出,既然宪法保护人民学习母语的权利,那么大家更应该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在多源流学校制度下促进国民团结,而不是多源流教育是否有碍国民团结的问题。

此线上讲座是由全国教育改革行动委员会(IPPN)和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董总)联合举办;雪州甘榜东姑区州议员特别助理纳丽娜为主持人,其他主讲人包括马来西亚双威大学萨克斯永续发展中心教授黄进发。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