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读家

|
发布: 5:00pm 15/10/2020

顏书韵/非人情之旅:读夏目漱石《草枕》

作者: 顏书韵

走过夏目漱石在日本九州熊本市的故居,我看着因地震而关闭参观的门扉,想像着在这所和洋糅合的建筑物内,这名国民大作家客居此地期间的执教生涯。那所外墙有明显裂痕的洋馆后方衔接着典型的和室长廊,像是在隐喻夏目漱石中西文化交融贯彻的人生。东京出生的夏目漱石毕业于英文系,曾在1896年因担任英语教师旅居四国、九州一带,1899年赴伦敦留学3年,回国后开始文学写作,发表一系列对日本文坛深具影响力的作品。又因夏目漱石自幼学习汉文,中国诗词和英国文学的两相造诣成了他创作的重要基底,新颖、幽默且富含诗意的“和、汉、洋”风格让他成为明治至大正时代备受瞩目的作家。

ADVERTISEMENT

1906年发表的《草枕》是夏目漱石以旅游熊本县玉明郡天水町为蓝本创作的长篇小说,故事讲述一名画师为了展开一趟“非人情”之旅——超越人情道德与世俗义理的心境——背着画具箱独自踏上郊野的旅程,路途中他走访村庄、朝圣寺庙、入住温泉旅馆、漫步林中山岳,遇见了各种奇闻逸事,画师试图用一种自我抽离的方式来纵览流经眼前的人事,再予以所谓俗情世故之外的叙事观点,成就本篇的文采是后人称为夏目漱石“隐逸美学”的代表作。

小说开宗明义就以逃离俗世而展开的一人旅行带出了整部作品的主调思维,关于理智与感性的冲突,人间是非与无人天地的利害,逃避庸扰与接纳喜悲的觉悟,像一首提在山水画留白处的诗,温润淡雅地慢慢晕开,又不容忽视地直刺观者目光。

为了摆脱被人情左右的人生,才选择走上寂静无声的非人之境,画师赞赏风花雪月,心中对自然美景的憧憬流泻成诗兴大发的才情,却在沿途会见旅馆主人、农村老妇、山间理发师、寺院住持和有些心动的艳遇对象时,顿然理解入世喧嚣的无法回避,但也因为这样的无法回避,当画师面对心中油然升起的孤慌与困惑——也许是思乡之愁或是对际遇的幽微叩问——他才更加确认自己正扎实地活在人世的证据。身为一介肉身,谁无烦恼?烦恼正是世人需要诗词歌赋和绘画的原因。

除了展现对艺术美学的独到观点,书中也大量引述中西方文人雅士的诗画作品,像是陶渊明和王维的诗境便成了画师向往归田隐居的依凭,甚至还有相当篇幅将英国画家米雷的《奥菲利亚》对照小说中镜池场景的交错描写,让人印象深刻,仿佛从厌弃现实的主观视角突然回到了艺术鉴赏的理性眼光。

小说读来可能会让人感觉夏目漱石的厌世观,在我看来实则相反,正因为对尘世有许多无法妥协的悲观,人对理想桃花源才有更强烈的渴盼,而冀望源自现实的这个事实断然不可忽视。画师在山中留宿的温泉旅馆里遭遇的一切,无论是旅馆主人的女儿神秘挑逗的姿态,还是深夜回廊闪逝而过的巧笑倩影,都是脱离现实情境的美,假若画师代表仍存有一丝理性的唯情主义者,那么这趟非人情之旅反而提醒了旅人重返人间之必要。

因为到最后我们会发现,自己既是当局者也是旁观现实的第三者,“唯有站在第三者的旁观立场,才会把自己的利害得失抛诸脑后。唯有在看戏读书时是诗人。”当我们成为诗人,我们才看得见现世的隐逸之美。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