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庄舜婷
摄影/陈世伟
(八打灵再也20日讯)巴生河流域的疫情持续严重,惟民众却认为,政府不应在整个雪隆和布城,或八打灵再也北区大范围落实加强行管令(EMCO),而是加强现有的有条件行管令(CMCO)的标准作业程序,人民也必须提高意识,更自律防疫。
国防部高级部长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利日前指出,国家安全理事会将探讨是否有必要把雪隆及布城的有条件行管令升级为加强行管令。政府将深入研究各造的意见,而卫生部也正在深入评估雪隆和布城的疫情。
此外,雪州对抗冠病疫情特工队(STFC)也建议州政府对八打灵再也北区落实加强行动管制令,但不会封锁全雪州,并认为应区域性的管控并展开大规模检测,但不必封锁整个雪州。
据了解,由于灵北区爆发乌达玛感染群(Kluster Utama)及峇丽阳镇感染群(Kluster Bah Tropicana),且有关地区的确诊病例节节上升,因此当局建议落实加强行管令。
不赞成灵北落实EMCO
《大都会》社区报记者走访万达镇一带,大部分民众认为无需在大范围区域落实加强行管令(EMCO),这将导致经济受到重挫,只需在特定高风险范围,如组屋或住宅区落实加强行管令即可。
受访民众不赞成整个州属或灵北区落实加强行管令,相信只要人民严格遵守标准作业程序,疫情会获得控制。
有者认为,本身的自律才是最重要的,但部分人民开始放松,不戴口罩与人交谈,因此有条件行管令的标准作业程序应更加严谨。
另外,小贩希望政府不管落实任何管制措施,都可以让他们继续营业,目前的生意已经很差,若再加强封锁,将导致他们无法经营下去。
特定高风险范围封锁
黄宏超(50岁,学院业者)
“目前的有条件行管令的管制也不会很宽松,我们已并非首次经历行管令,相信大家都有自觉和自律,不到人多的地方,保持人身距离,遵守标准作业程序。
如果严厉管制,禁止人民外出,无法工作,这将导致经济无法承受,当局应针对高风险区严厉管制,不能整个雪隆或是全马封锁,这对公共医疗和经济较为实际。就算只是封锁灵北区的范围也很大,这里是繁忙的经济中心,商业活动不能完全停止。
我认为只要在特定的高风险范围,如组屋或住宅区封锁,同时很难避免雪隆人民跨县,但只要管制禁止跨州即可。”
盼可续做生意
杨小姐(小贩)
“目前我们的生意已经不好,很少人出来堂食或打包,因此我们也做外卖服务,顾客致电来,我们就会送上门。如果在全州或灵北区落实加强行管令,将会造成很大影响。
早前的疫情已经稳定下来,为何又会再度爆发?因为人民开始放松,而政府也没有听到人民的心声。如今的有条件行管令限制宽松,是考量到经济因素,我们当然希望健康和经济2个都要,但也要有健康才能赚钱。
我希望不管政府如何管制,都可以让我们继续做生意,找口饭吃,早期因为行管令而导致失业,之后在6月才开始当小贩糊口。如果落实加强行管令就像是关在牢狱,生意没得做,很多人的饭碗也会不保。”
遵守SOP可控制疫情
刑富凤(66岁,双威白沙罗居民)
“我不赞成落实加强行管令,这将会更严厉管制,目前的有条件行管令已经算是严厉,否则许多人生意没得做,经济将会更差,许多人也会没饭吃。
我居住在灵北区,不需要在整个灵北落实加强行管令,目前的有条件行管令已经足够,或可在目前的有条件行管令更严格些,只要大家努力做好标准作业程序,相信就能控制疫情。”
应针对高风险区
刑文妃(65岁,双威白沙罗居民)
“我认为最重要是每个人都要提高自律,做好本身的安全防疫措施。政府不应该整个州属封锁,只要针对高风险区即可,必须视各地区的情况管制,不能全部统一落实。
我发现目前与疫情之前相比,美食中心的熟食档口都做好标准作业程序,并且严格把关卫生,就会让人觉得放心及安全。如今的档口与以往相比,显得干净多了,不再像以往般卫生肮脏,大家都意识到卫生重要性。”
加强管制保障安全
张女士(53岁,小贩)
“我认为落实加强行管令也好,但不要这么长时间,一段时间稳定了就可以恢复,否则有些人民仍是不听话,不依据标准作业程序,不戴口罩与人交谈等,因此应更加强管制,但如果完全封锁,大家都会觉得辛苦。
如今病毒已包围着我们,几乎每个地区都有确诊病例。我们当小贩的更害怕,每天面对这么多人,我们也是高风险群体。
我认为政府应限制人们在外的时间,把商家可营业到晚上10时,改为晚上8时,让人们不要这么长时间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