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新教育

|

教育专题

|
发布: 9:00am 18/11/2020

国家前进发展的推手,科学院士身负重任

作者: 本刊 梁慧颖

国外许多顶尖科学家都有“院士”这个头衔,这个头衔在学术界是一种莫大的荣誉,只有在科学工艺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学者和专家,才会被各自国家推举成为院士。

马来西亚也有院士,截至目前为止我国总共有394位院士,平均年龄62岁。院士荣誉是由马来西亚科学院(Akademi Sains Malaysia)授予,对许多本地科学家来说,“院士”的含金量可是比“拿督”头衔还要高,因为这是一种来自同行的肯定,必须经由院士推荐及通过科学院的审核才能当选。

ADVERTISEMENT

科学院“院士”是一种终身荣誉,在我国一旦被授予“院士”荣誉,就可以在名字后方冠上“FASc”头衔。除了院士之外,还有高级院士和名誉院士。高级院士是比院士更高的荣誉,名誉院士荣誉则通常授予那些不是科学家,但是对科学工艺发展有着卓越贡献的人士,以及非本国的科学家。

授予这些荣誉的单位是马来西亚科学院(ASM)。马来西亚科学院隶属科学工艺及革新部,属于法定机构,主要角色是针对国家的科学工艺发展向政府提出建言,今年适逢科学院创立25周年。

涵盖8领域

截至目前为止,马来西亚科学院总共有394名院士,他们来自8大领域:

·工程学

·医疗卫生科学

·生物、农业与环境科学

·化学

·数学、物理与地球科学

·科学工艺发展与工业

·资讯工艺与电脑科学

·社会科学与人文

阿斯玛(站立者)是马来西亚科学院第一位女院长,也曾经是理大第一位女校长。图为她两年前向新一批科学院院士致词。(照片由马来西亚科学院提供)
阿斯玛(站立者)是马来西亚科学院第一位女院长,也曾经是理大第一位女校长。图为她两年前向新一批科学院院士致词。(照片由马来西亚科学院提供)

科学院遴选院士的标准相当严谨,候选人必须是由院士推荐,换言之不是想要报名就能报名。获推荐之后,科学院还会审核候选人的资格,审核通过后才会授予院士荣誉。据说许多候选人都是经过多次提名后才终于当选院士,所以不是但凡获得推荐就能保证金榜题名。

邀诺贝尔奖得主来马交流

当选院士后,究竟有哪些义务或责任?马来西亚科学院院长拿督阿斯玛依斯迈教授表示,能够成为院士的人,都是国内最顶尖的一群科学家,他们好比国家的智库,引领我国科学发展,例如会针对水源、气候变迁等课题和政策,向政府建议解决方案。

在大学,发表学术论文是科学家一项重要工作,但是当身为科学院的院士,重点不是发表多少篇学术论文,而是发表白皮书向政府进谏。阿斯玛说:“这里不再是‘我来自理大’或‘我来自国大’,而是作为马来西亚科学家,‘我能够为国家做些什么’。”

马来西亚科学院不设实验室,也没有提供研究经费。尽管如此,科学院还是透过很多其他方式推动我国的科学工艺发展,例如从1999年至今,科学院总共邀请了40名诺贝尔奖得主到我国交流,还有从去年开始举办FAScinate系列讲座,邀请院士以类似TED演讲的模式向民众进行科普教育。

以往的科学院总让人觉得是个高高在上的学术殿堂,但科学院近年努力面向群众,希望社会更亲近科学。阿斯玛说,像FAScinate系列讲座,就是要训练科学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大众传播科学知识与精神,这一点对科学家来说其实不容易,但是却很重要,因为大众如果无法领会,科学就难以产生作用。

科学院不忘扶持年轻科学家

马来西亚科学院院士的平均年龄62岁,比多年前的67岁有所降低。

阿斯玛说,科学院没有忽略年轻科学家,所以2012年成立了年轻科学家联盟(YSN),这些科学家以他们的方式向年轻一代推广科学,例如举办线上和线下分享会,透过轻松闲聊的方式跟年轻人谈科学。

遴选严谨

如今有许多科学家年纪轻轻就当上教授,未来科学院会不会也有更多年轻院士?阿斯玛表示,科学院遴选院士从来不考虑年龄,只不过遴选过程因为很严谨,所以才会有些人被提名了七八次才终于当选院士。

全国科学挑战赛是马来西亚科学院的重点活动之一,今年因为疫情改在线上进行,由科学工艺及革新部长凯里致词。
全国科学挑战赛是马来西亚科学院的重点活动之一,今年因为疫情改在线上进行,由科学工艺及革新部长凯里致词。

马来西亚科学院致力发掘科学人才,本年度全国科学挑战赛冠军是来自大山脚日新国民型中学的3名中四学生洪毅晋(左起)、林文豪和罗鸿升,他们的作品是“体温及人身距离徽章”,使用者只要没有保持1米人身距离或体温超过摄氏37.5度,徽章即会通过手机发出声音提醒使用者。
马来西亚科学院致力发掘科学人才,本年度全国科学挑战赛冠军是来自大山脚日新国民型中学的3名中四学生洪毅晋(左起)、林文豪和罗鸿升,他们的作品是“体温及人身距离徽章”,使用者只要没有保持1米人身距离或体温超过摄氏37.5度,徽章即会通过手机发出声音提醒使用者。

学界与业界应拉近距离

近些年,大家都在谈“破坏式技术”或“破坏式创新”,尤其在冠病疫情延烧全球期间,大家更加深刻体会科技对各行各业乃至我们日常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阿斯玛说,许多中小型企业在疫情期间关闭,能够在这时候逆流而上的多数是使用数码科技的公司,所以科学的角色只会越来越重要。即使是一些传统领域例如农业,预计未来也会渐渐引入科技,例如使用无人机灌溉,或使用精准农业系统提高生产效率。

她认为有一点我国需要改进,那就是学界和业界应该拉近距离在研发上合作,否则我国只会是技术的消费者而非开创者。为了推动各界合作,马来西亚科学院领导i-Connect平台,并且鉴定了4个我国具有发展潜力的领域:工业4.0、医疗保健、清真供应链和伊斯兰金融科技。

志愿服务

科学院虽然隶属科学工艺及革新部,但是合作对象横跨其他十多个部门,很多跨部门的委员会都有科学院的代表,像是国家科学理事会。阿斯玛说,科学院在理事会提出的政策建议一旦通过就会呈上内阁讨论,这样能够更快速将建议传达给国家决策单位,要不然如果只是一般学者,要进言势必得经过重重关卡。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科学院是法定机构,但除了行政管理处职员领薪之外,其余成员包括阿斯玛在内的院士都属于志愿服务,有其他正职在身。院士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责任,除了继续埋首研究,也需为推动国家科学发展出谋献策。

更多文章:

【特殊儿童的音乐治疗】用音律抚平躁动的心

医学生的困境01/等到热血都快冷却了,实习无期医生路结霜

医学生的困境02/合约医生进修路坎坷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