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黄健兴
摄影:丁祖兴
(怡保18日讯)摩托车销售为一门在冠病疫情下逆流而上的行业,从6月起接连5个月的销售成绩反映,每月皆达到5万辆新摩托车上路,销路高居与年轻人积极投身送餐及快递业务谋求出路,杀出一条血路息息相关。
政府于3月18日颁布行管令,该月的摩托车销量仍突破3万辆,4月尚有1500辆注册,自摩托车行业获准于5月4日复工后,维持强劲走势,从6月起踏入5万辆的门槛并延续至今。
霹雳电单车商公会主席黄文生告诉星洲日报《大霹雳》社区报,根据10月份的销量显示,全国共有5万7055辆新摩托车向陆路交通局进行注册,据他所知,逾10%是购买新摩托车送餐或快递维生,借此带动销路,他们还骑着摩托车到店里摊还车贷和更换润滑油。
他说,虽然市道遭受冠病疫情打击,但对于摩托车行业来说影响不大,尤其是政府推出经济振兴配套,两度发出国家关怀援助金,不少年轻人用来支付首期,然后用摩托车就业带来收入糊口。
他透露,购买摩托车的首期为10%,摊还期最长达5年,每月供款最低为140令吉,至于150cc款式则是达到280令吉,视车价而定。
“价位在8000令吉和150cc以下的摩托车需求量最大,占了市场的八成。”
黄文生说,摩托车销售业于行管期间受阻,但业者获准开业以来,销路便呈上升的趋势;由于生产线遭受冠病疫情干扰,加上需求量走高,部分热门品牌的车款难免缺货,一些新车需要等上两星期才到手。
谈到摩托车供款拖欠现象,他指出,拖上两三个月仍属普遍现象,贷款机构不久前允许暂缓两个月还贷,惟车主必须提出申请,这笔款项还可以分期摊还。
至于同业面对的困境,他说,摩托车维修技术人员工作时间长、工资不高,而且被嫌弃肮脏,造成员工短缺,难以聘请,尤其是华裔青年不愿涉足;有者选择在家中从事修理工作,自行购买零件替换,使整个行业面貌慢慢改变。
署理会长方春树说,年轻人可透过送餐维持生活开销,并举例一辆110cc的摩托车价格逾3400令吉,分成2或3年摊还,每月供款仅150令吉以下,同时作为代步与换取收入的谋生工具,他们能够负担得起,因此进一步推高摩托车销量。
他披露,供款拖欠情况不严重,只是10%上下而已,这是可接受的幅度;车主大多数是欠下一两期,不会拖上3期,否则就要面临贷款机构采取行动拖车的风险了,一旦摩托车遭拖走,等同失去生计,所以车主显得格外谨慎。
方春树说,摩托车销售业在现阶段还可撑得住,他担心近期的疫情变化,还有一些公司濒临倒闭造成员工打破饭碗失业,经济低迷下去,就会对业者产生长远的影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