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发布: 6:41pm 03/12/2020

李保康.独中教改与素质教育如何可能?

作者: 李保康

独中的教改倡议及“素质教育”自上世纪末提出,历经廿余年推动,其间虽催生《独中教育改革纲领》、《马来西亚华文独中教育蓝图》及《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课程总纲(试行版)》3份重要指导文件,但究其实,各校具体落实之且奏效的并不显著。固有的课程结构、教育体系、教学内容、方法及评量机制、加上各校本身的管理思维、措施、师资条件等,都限制或拖慢了教改及素质教育的进程,甚至有“空转”的情形。故此,对于该如何加大力度或调整步伐,加快教改步伐,确保素质教育得以落实的种种反思与讨论于焉产生。

平心而论,《蓝图》在理论层面上已勾勒出未来独中教育的图像,而《课程总纲》则清晰规划出独中的改革方向。惟此二者一旦来到实际操作层面,却总是使不上力。实际上,我们无需过多置疑《蓝图》与《课纲》的前瞻性。反之,我们更应该着力于加强或改善以下方面:

ADVERTISEMENT

其一、将教改的理念植根于每位关心华教者的心中。努力转变整个社会的教育文化理念,使普罗大众、家长、校领导(校董及校长)、教师,真正认识到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对“人”的培养,而非单纯的知识技能养成;使大家意识到教育成败系于“人”的素质提升与否,由理解至认同教改理念,进而给予支持甚至配合,使教改及素质教育落实到位。

其二、淡化应试优先、专业至上的社会观念,积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与校园文化。校领导能侧重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言传结合身教,翻转旧有的教育理念和作风,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表率。此外,教师不能盲目追求教学法的灵活与创新,毕竟教学的成功与否,乃以学习的最终效果为评准,而非以方法和手段之更新为目标。

其三、改变僵化的考试制度为弹性多元评估。教育的对象既是个性鲜活的人,而非固定精确之产品,所谓适性扬长,唯才是举,未来的教育不能纯粹以考试作为评量的唯一手段。尽管当前部分学校已推行多元评量方式,但是奏效不大。特别是在新冠疫情下,学校被迫关闭无法正常教学与考试,学生的学年成绩(分数)评定该以什么为依据竟成了许多学校的大难题,这足以反映出教育者“考试至上”的思维定式依然存在,学校的多元评量机制匮乏,日常的准备也不充分。

其四、重视教育科研。各校本身以及统领教改重责的董总在内,都必须正视、鼓励及推动教育科研,设置相关机关开展各类教研,俾便掌握及发挥研究数据、成果,据此制定方略,对未来的独中教育起到支撑、驱动和引领作用。

其五、教改之余勿忘“学改”。昔往的教改将目光集中在课程、考试、师资、教材上,虽高倡“乐教爱学”,然对于学生究竟如何“爱学”却鲜有探究,即便有也是以老师的观点,力求方法的创新、内容的新颖等出发,未曾有过从学生的角度探索,如何把学习变成学生内心真正的渴望,摒弃“灌输填鸭”与“威逼利诱”,而是向学生展示各种潜藏的“美感”和“体验”,使学生内在油然生发出学习的激情。一场疫情,让我们体会到线上教学的不足,各种客观条件亟待改进,然而,我们也应当意识到,真正主导线上教学成败的还是学生自学的态度与能力。

其六、深化传统文化的传承,提升学生文化认同感。华族素来注重教育事业,自古以来就形成具有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独中既以传承及弘扬中华文化为特殊使命,自当在这方面认真着墨,而非虚应故事、流于形式。更何况,透过文化传承与赓续,营造整体华社重视及弘扬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与导向,使之融入民族心理深层与具体生活中,是保证独中生源不辍的重要手段,也是独中教育能否发展的根本前提。

实践出真知,细节定成败。独中教改首重理念,而正确的理念,还得有人真正理解且贯彻执行。惟其如此,教改才不会沦为画饼,未来的独中,也才有素质教育之可能。

(林连玉基金组稿,作者是独中前校长)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