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新教育

|

教育专题

|
发布: 10:35am 06/01/2021

【爱华文交流会01】报考华文未来赢家

作者: 报道:本刊 梁慧颖 摄影:本报 黄冰冰

2021年,教育界的脚步虽然还没有从冠病疫情中完全恢复过来,但是有些教育课题不能等,华文科考生流失就是其中一个必须持续关注的隐忧。

近些年,每年报考UPSR华文科的学生约有10万人,但是同一批学生升上中五之后,报考SPM华文科的人数减少了一半。若要避免考生人数继续流失,最根本的解决方法就是让学生爱上华文,进而打消放弃华文的念头。

ADVERTISEMENT

在“爱华文”运动的旗帜之下,星洲日报日前推出国内首个专为中学华文考生而设的网页,为坚持学习华文的学生提供资源。与此同时,星洲日报也邀请多位资深华文老师分享他们在教育第一线的观察与心得,共同寻思本地华文教育的出路。

星洲日报去年12月趁推介“爱华文”网之际,邀请支援“爱华文”网的一众资深老师分享他们对华文教学的观察与心得。
星洲日报去年12月趁推介“爱华文”网之际,邀请支援“爱华文”网的一众资深老师分享他们对华文教学的观察与心得。

学生与家长的心态

过去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只要会讲华语就好,报不报考华文无所谓。也有一些校方认为,华文这个科目可有可无,最好不要拖累学校整体成绩,所以校方会用上各种手段,希望令有意报考华文的学生知难而退。

来到21世纪的今天,这些家长和校方的想法是否有所改变?身为学习主人翁的学生,他们又是如何看待学习华文这件事?

星洲日报《学海》与“希望阅读”及“爱华文”工委会共同创立“爱华文”网,日前邀请支援“爱华文”网的资深老师一起见证网站的推介礼。前排左起为佛光文化出版社副总编辑妙开法师、锺蕙青老师、陈瑞玉老师、陈育坤老师、潘碧华老师、星洲日报文化企宣主任曾翎龙和《学海》副主编王国刚。后排左起为星洲日报副执行总编辑曾毓林、叶凤梅老师、赵凡慧老师、张秋燕老师、梁素恩老师、郑兰珍老师、徐云兰老师和星洲日报文教部高级记者郑文彬。
星洲日报《学海》与“希望阅读”及“爱华文”工委会共同创立“爱华文”网,日前邀请支援“爱华文”网的资深老师一起见证网站的推介礼。前排左起为佛光文化出版社副总编辑妙开法师、锺蕙青老师、陈瑞玉老师、陈育坤老师、潘碧华老师、星洲日报文化企宣主任曾翎龙和《学海》副主编王国刚。后排左起为星洲日报副执行总编辑曾毓林、叶凤梅老师、赵凡慧老师、张秋燕老师、梁素恩老师、郑兰珍老师、徐云兰老师和星洲日报文教部高级记者郑文彬。

陈育坤: 不报考华文,阻力多来自家长

从前我在文冬吉打里中学教书时,家长从来没有过问为什么孩子应该学习华文。之后1980年代左右,我在加影育华中学任教也没有遇到什么刁难,直到后来我在吉隆坡一间补习中心教课,家长的问题就来了,例如有家长问我:“你可以保证我的孩子在会考的华文科拿A吗?”

像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例子,例如有个学生来我的补习班补习,他的妈妈知道后就跟踪来到补习中心,质问我:“Why must study Chinese?”我回答她:“谁叫你是华人”。这学生后来告诉我,“谁叫你是华人”这句话打动了他的妈妈,他妈妈眼看他对华文很有兴趣,就不再阻止他学习华文。

懂得华文更吃香

事实上,孩子不报考华文,很多时候是父母亲从中作梗。像我曾经有个学生,他的家长即便是华文独中毕业生,也一样劝孩子放弃华文,只因为觉得SPM华文不容易得到A。我开玩笑跟这学生说:“那么历史科和马来文科如果也没把握考到A,是不是就可以一样不要考呢?”后来这个学生说这句玩笑话救了他,他的华文考获B3,在澳洲留学时因为懂得华文,有几个大学教授还付钱请他给他们的孩子补习,他就告诉父母亲不用再给他零用钱了。

另外,有些学生是升上中学后主动放弃华文。我曾在班上做过调查,问学生其他同学没有报读华文的原因,他们说小学报考UPSR(小六评估考试)时,为了几个汉语拼音考题而做了好几本练习簿,所以见到华文都怕,等到上了中学就终于可以摆脱华文。

陈瑞玉: 学生求助无门,华文师资下降

我曾经在3所不同类型的学校执教——小学、国民中学和国民型中学。我个人感受是,很多父母比较注重小学课程,孩子到了中学之后就几乎放手让老师去管。我在国中任教时期,孩子一升上初中,校方就会给学生填表格,请学生表明要不要报读华文,然后校方再分班。所以我常跟小学的朋友说,在学生还在小六时就一定要跟他们灌输不能放弃华文,否则如果到了中五才来灌输就已经太迟。

很多学生其实想学习华文,但是求助无门,尤其那些华裔人数不到10位的国中班级,他们可能每周只有两节华文课,一旦碰到运动会或其他节日,华文课就只好“报销”。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华文师资目前严重下降,以2020年为例,吉隆坡有10位老师退休,听说雪州更多,有30位老师退休。当华文师资减少,会不会有学校的华文班因此而消失?

张秋燕:城乡家长心态大不同

我曾经在乡下教书,目前在城市任教。我察觉小乡村的家长对于孩子报考华文的心态,跟城市家长是不一样的。在乡下,家长会认为既然是华人就应该学习华文,可是在城市,这里的家长就算孩子小学成绩是A那么优秀,他们也不让孩子在中学报考华文,理由是担心万一华文科没有A就得不到奖学金。我曾经给家长逐个打电话,他们问我能保证让孩子华文科得到A吗?我说不能保证,他们就说:“如果你不能给这保证,你就不能阻止我不让我的孩子考华文。”

不过,这是很多年前的事,近几年我发现出现了一些变化。如今有些家长可能因为中国崛起的因素,发现学习华文原来大有好处,所以即使孩子华文不好,他们也要孩子报考华文,而老师就只好尽我们能力去帮助这些学生。

叶凤梅:时代已改变,学生想法亦改变

“我们应该学习华文,因为华文是我们的母语”——我觉得这种说法对现在的学生来说已经不太行得通,因为他们没有这个概念,就好像婆婆说日本人很坏,我也没有概念,因为没经历过那个年代,而且我是看日剧长大。

曾经有人跟我说:“请不要让华文这么沉重”,这句话改变了我的教学想法,我开始不跟学生讲“守护母语的根”“传承民族文化”这种话,因为这些概念已经不存在于他们的世界。

吉隆坡国中华文教师联谊会前阵子在脸书进行线上教学,有个补习中心的老师借这个机会讲课,他的课成功吸引500个学生来听,我就好奇想看看他怎么教。老实说,我觉得他的教书方法没有特别,但是他讲话的方式很“青少年”,所以成功吸引学生热烈听课。我因此又在思考,我们华文老师需要像过去那样正经八百吗?虽然我不认同那个补习中心老师的方式,但是我觉得他的方式反映出时代的改变。

另外有一点,早前有个事件,有一个年轻律师(注:林伟杰)呼吁华人不要在友族在场时说华语,当时很多维护华文的人都指责这个律师忘本。但是,你知道我的学生是怎样看这件事吗?我有个学生说:“你们为什么这样racist(种族主义)看这件事”,他认为这就是racist,而他要的是公平,因为在他的观念里,公平才符合大同世界的原则,racist是小家子气。

提出这个例子,是因为我觉得如果要了解现在的学生,我们就应该先了解他们如何理解这个世界。像这个例子,我们应该先去了解为什么学生觉得是racist,然后告诉他何谓“公平”。

在教学上也是如此,不能对学生说:“我是华文老师,你应该学华文”,这种说法已行不通。同样的,老师不能动不动就说学生没有礼义廉耻,应该跟他说:“孩子,我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郑兰珍:新科目推出会否影响华文科地位?

政府最近在拟定华语会话(Bahasa Cina Komunikasi)这个科目,假如这个科目推出而学生又不懂得怎样做选择的话,可能就会选择华语会话,因为这个科目比较容易。这件事值得我们关注,避免华文可能在我们不知不觉中慢慢变成第二语言。

赵凡慧:当学生未能温饱,华文老师能做什么?

我来说说国民中学的情况。之前任教的第一所学校,华文老师很多,加上有前辈老师指点,所以感觉还好。后来辗转来到目前这所学校,情况可说是一脚踢,从预备班到中五的华文课都由我负责。

我基本上没有跟孩子谈太多关于爱护华文的情操,因为他们当中有很多人连填饱肚子都成问题,这一点让我很难过。从学生还在就读预备班,我就好像他们的妈妈,他们一直跟着我到中五,但中间会流失很多人。

我不知道要说什么,不是因为悲观,而是感觉无力。这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已谈不上爱不爱华文,他们的华文基础差,英文基础也差,在学校没有归宿感。更甚的是,有些学生还要帮忙养家,他们觉得尽早出社会工作赚钱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常想我区区一个华文老师能够做什么呢?

在学校,我不只要教书,教案和报告照样一个不少。当我刚到学校报到时,很多事情必须从零开始,包括没有固定的华文班教室,所以我只好像母鸡带小鸡那样到处找教室,以及要求校方提供固定的场地让学生考试。

相关文章:

【爱华文交流会02】学好华文一生受益

更多文章:

【爱华文01】推动学习华文,星洲日报 铆足全力

【爱华文02】护苗茁壮,全力以赴

【爱华文03】传承文化,火力全开

11位老师倾情支援爱华文网 ,从此赴考不必忧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