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麻将,这个被誉为是“中国国粹”的棋牌游戏,应该是无人不晓,可是你所不知道的或许是:从未想过,又或是看过各家时尚品牌都曾经推出过麻将。
这些时尚品牌原本摆在店里的各式时尚奢侈品,原本就价格不菲,带出去的手袋都非一般人可以负担,更何况是制作工艺分外精致的麻将。部分品牌的麻将还是非卖品,而是送给贵宾的礼物,想买也买不到。让你摸不到的牌,这一次就让大家在纸上看个够吧!
一副麻将以筒子、索子、万子三门,“东、南、西、北”四喜牌,“中、发、白”三元牌,还有“春、夏、秋、冬;梅、兰、菊、竹”花牌,一百多张牌组成。除了牌,还有骰子及其他道具,而日本麻雀还有“点棒”。古代麻将多有骨制、竹制或象牙制,现代麻将则多以压克力或塑胶制成,而今期大家见到的精品麻将中,还有优木精雕、皮制及银制等材质。
大家都知道麻将,和它“相熟”的还可以和亲友摸上几局,但若是提及麻将的历史,你可能说不上一二。事实上,这也不可以怪你,因为麻将的来源与历史,甚至起源地都有不同的说法,维基百科的记载上指出,麻将的具体记录在1875年出现,估计麻将始于1880年前后,并在1900年期间于民间盛行。麻将,或称麻雀,这种源自中国的棋牌类游戏参与者通常为4人,或也进行3人麻将,在不同的地区也有不同的规则和计算方式。比起扑克,麻将游戏更讲求记忆能力和复杂的概率计算。
麻将的起源众说纷纭,其中两个颇有趣的说法值得参考。
麻将又称麻雀,话说在江苏太仓市曾有皇家的大粮仓,每年因雀患而损失了不少粮食。管理粮仓的官吏为了奖励捕雀护粮者,便以竹制的筹牌记录捕雀数目,凭此发放酬金。其中“筒”代表火枪、“索”代表麻雀,一索是一只麻雀,而“万”则代表了奖励的数目。这种刻着各种符号和数字的筹牌,既可观赏,又可游戏,也可作兑换奖金的凭证,进而在后期衍生成棋牌游戏。
麻将的另一种起源来自明朝的传闻,名为万饼条的人士因深爱《水浒传》书中的108位好汉,便制作了一副娱乐工具来纪念他们。他在“叶子格戏”的基础上创造麻将,以自己的名字“万”、“饼”、“条”为3种基础花色。他把麻将牌设计为108张,暗喻《水浒》中的梁山108位好汉。明末清初,叶子戏被改称为“马吊牌”。
由古至今,除了平常百姓,许多大人物也爱麻将,其中包括梁启超、胡适,梁启超在当时还有一句名言,“只有读书可以忘记打麻将,只有打麻将可以忘记读书”。而胡适曾在早年写过〈麻将〉一文中,将麻将与鸦片、八股、小脚并列为中国四害,觉得麻将让人沉迷,让人消耗太多时间,但其实他本人特别爱看别人打麻将,更说过 “麻将里有鬼”的句子。
相关文章: